这一年 ,阜阳职工有激情、有温暖、有感动;这一年,阜阳工会人有拼搏、有创造、有收获……一帧帧都被载入2021 的 时 光 相 册 。 盘 点2021 的幸福记忆,砥砺前行迈向更好的2022。
2021年,阜阳市总工会全面落实建设现代化美好阜阳,争当皖北振兴排头兵工会承担的各项工作部署,阜阳工运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先后获得全国工会财务会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职工安全应急技能知识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优秀组织奖、安徽省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20余项。全省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现场观摩会在阜阳市颍上县召开。
思政引领篇
扎实开展新思想新理论学习教育。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工会干部学习培训的重点内容与必修课,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精心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系列献礼活动。深化“中国梦·劳动美·阜阳篇章”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举办阜阳市五一劳动节职工文艺汇演以及演讲比赛、微宣讲、微党课等群众性庆祝活动,使广大职工在理想信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开展“庆祝建党 100 周年 百名劳模看发展”活动,鼓励劳模继续为阜阳发展贡献工人阶级力量。积极发挥新时代职工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全市举办党史知识讲座、心理健康咨询等近 120 期职工学堂,组织开展 510 余场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庆祝活动、130 余场职工文明实践活动,惠及职工7万余人次。
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将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管好、用好工会网站、微信公众号,组织职工网评员队伍,强化网上舆论引导。用好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平台,认真落实“五个坚决”要求,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统一,加强工会联系引导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工作。
重点工作篇
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
2021 年度阜阳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和会员发展较 2020年度明显提升,新增工会组织数704家,会员数42801人,农民工会员数34197 人,100%完成省总工会分配的净增目标。国有及其控股企业、事业单位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达95.20%,100 人以上已建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建制率达90.76%。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稳步推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发挥模范职工之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开展模范职工之家“结对共建”试点活动,“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更加完善,规范化水平持续提高。
精准施策帮扶困难职工
深入开展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年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建档在册职工545户,全年退出困难职工档案279户,全年累计帮扶救助困难职工 850 户次,发放救助金 510 万元。探索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及时获取因病自付金额较高的职工名单,主动联系帮助符合建档标准的困难职工申报医疗救助。开展困难职工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数。组织“两节”送温暖活动,全市各级工会累计筹措送温暖资金 630 万元,走访慰问企业 300 多家,慰问一线环卫人员、一线快递员等近 2 万人次。开展“农民丰收节”慰问活动,慰问企业工地一线农民工485人次,发放慰问物资16万元。
着力打造智慧工会新品牌
深入开展智慧工会创新应用年活动,将会员信息与户籍信息比对,对错误数据进行整改,促进数据规范和动态管理。优化“网上入会”办事项,一键式提出入会申请,审核后自动入库,进一步提升大数据应用能力。创新开展了“乐游生态园”“会员电影日”“医疗普惠”等活动,提升会员获得感。承办全省“劳动颂歌献给党”好歌曲征集活动,推荐至全总的作品有 7 部获奖,阜阳市的歌曲《金扁担》获全国“银曲”奖。广泛动员职工参加“好网民”活动,报送作品180余部,获省总好网民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深入开展工会工作体系完善年活动
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建立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加强与基层工会组织的沟通联系,领导干部带头下基层调研 120 余次。深化制度建设,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等5项制度,切实提升工作效能。
深入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深入开展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工程,强化牵头抓总职责,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制定出台《阜阳市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试行)》《阜阳工会广泛持久开展“阜工五小”竞赛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推进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标准化建设。举办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训班,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做好省、市项目试点工作,涵盖 2 个地区、9家企业和2所高校。协助市委、市政府召开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协调小组(扩大)会议,不断推进产改工作纵深发展。走访调研民营企业改革情况,组织2100余名职工参与调查问卷。大力加强工匠培育,选树命名阜阳工匠20名。评选技能竞赛市五一劳动奖章 52 名,“第五批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0个,推荐优秀工匠人才参加“长三角大工匠”评选。
切实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工会干部本领锤炼工程,全市举办25期工会干部培训班,切实提升专业能力。组织开展工会干部业务竞赛,参加人数近2000人次。扎实开展工会系统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活动,走访调研基层工会200多次,开展思想引领活动28场次,宣讲工会和劳动法律法规政策11场次,投入专项经费66万元。积极创建模范机关和学习型机关。
职工幸福篇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上精细着力
扎实办好“十件实事”,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系列献礼活动;开展工会创业就业系列活动,举办招聘会45场,促进就业6100余人次;开展职工住院慰问活动,率先在全省工会系统中把工会医疗普惠作为网上服务事项纳入皖事通政务服务项目;探索工会普惠与金融普惠融合新形势,帮助45位劳模授信“劳模贷”5900余万元;助推万名职工技能素质提升,联合主办“阜创汇”职业技能竞赛及系列活动,参与省级技能竞赛 7 项,带动全市各级工会开展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700余场次;开展常态化精准帮扶送温暖行动,全市新建工会服务驿站 23 家,开展关心关爱环卫工人“六个一”活动,送出早餐8800余份,免费健康体检1052人次,发放资金、物资约36万余元,新建“阳光家园”17家,为1000名女职工提供免费“两癌”筛查服务;组织 10 场农民工免费健康体检活动,受众达1900人次;为6300余名八大群体会员赠送在职职工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组织3000名一线职工参加疗休养活动;不断丰富职工文体生活,命名20家职工书屋、20家市级职工书吧(流动书箱),组织“阜工鹊桥”活动10余场,2000 多名职工参加;开展送清凉活动,送出慰问物资600余万元。
在“跟着劳模去创新”上持续用力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组织走访慰问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以及大国工匠、技能大师。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劳模工匠“五进”活动 30 余场。成功推荐评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全国工人先锋号1个,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6个、先进个人7名,省工人先锋号4个,安徽工匠7名,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2 个。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推荐工作。举办劳模创新大讲堂 102 场,结对帮助非公企业技术创新19家,培育劳模重点创新项目21项,劳模创新示范平台29个,名师带高徒85名。建立完善劳模档案,落实全国、省部级、市厅级劳模专项补助资金发放工作,拨付全国劳模36万元、省部级劳模87万元,市厅级劳模专项21万元。组织131名劳模体检,开展市厅级劳模疗休养等。
守正创新篇
“小喇叭”吹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曲
作为全省货车司机网上入会试点单位,阜阳市总工会以全方位宣传、全方位调度、全方位服务为工作手段,发放宣传海报和图册1万多份,制作Q版动漫向本地货车司机推荐朋友圈广告,利用交通广播开展每天 18 次的套播宣传,吸引全市货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企业 635 家成立工会,工会会员5.4万余名,新增建会企业390余家,新增工会会员3.4万余名,新增11家市、县两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工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小影票”打造工会网上普惠服务新品牌
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市总工会创新开展了“会员电影日”普惠活动,在每周六下午为会员包场看红色电影,会员通过省职工服务网抢票成功即可免费观影。影片开始前,通过放映微视频等方式,向会员开展劳动精神、职工入会、工会服务等方面的宣传,进一步扩大工会影响力。全市共计开展91场,普惠会员近2万人。
固本强基篇
加强工会经费和资产管理。超额完成省总下达的经费上缴任务。全面完成工人文化宫清理整改工作,阜阳市工人文化宫、太和县工人文化宫回归主责主业,公益性服务性职能作用发挥显著。落实小微企业经费支持政策,返还 307 家小微企业工会经费138万元。
加强经费审计。开展实务审计项目共 140 多个,审计金额近3亿元,进一步提高了审计质量和审计实效。
加强工会法治化建设。以“八五”普法规划启动实施为契机,充分利用工会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建立普法宣传平台,定期发布法律知识。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送法进企业”、法律知识有奖竞答等群众性普法宣传活动累计10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