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亲眼见到,又怎么能感同身受。2 月 17 日,小雪,气温摄氏 1 度左右。下午 18 时左右,记者下班时,走在路上冻得瑟瑟发抖。路过单位附近一家超市时,准备进去买点菜。在超市门口,看到一位身穿橘黄色工作服的女环卫工,站在屋檐下,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拿着簸箕。
一位超市女员工进门时,招呼女环卫工一声:“进来啊!”女环卫工:“谢谢你,不进去了,我一会儿就下班了。”记者买完东西出来,见这个女环卫工还站在屋檐下挨冻。心中不忍,就问她:“超市里暖和,人家喊你进去,你为什么不进去啊?”
女环卫工:“人家都在忙,我进去站着,像傻子一样。”……是啊,哪怕人家真心邀请,可是让他们走进别人的地界,他们也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个碍手碍脚的负担。
冷风冰雪中,宁愿站在屋檐下挨冻,也不愿意进超市取暖的那道橘黄色的身影,如重锤一击,醍醐灌顶——他们实在太需要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地方,一个他们可以坦然进出的“歇脚地”了。
做最美户外劳动者站点报道以来,记者采访过好几个站点,听到过大家对户外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各种描述,可是记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感同身受过。
各级工会组织和有关单位站出来,为户外劳动者建设一个他们可以坦然进出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歇脚地”是多么重要!
(本报记者何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