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担
1 月 24 日,省卫健委发出“行动起来,到一线去,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的动员令后,他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主动请缨。
1 月 27 日,大年初三下午 13:30左右,他接到带队驰援武汉的电话通
知后,没有丝毫犹豫,闻令即动。16时前集结完毕,19时登上赴武汉高铁。
在高铁上,他就开始工作。一面联络武汉,做好后勤安排;一面成立临时组织,做到有条不紊。凌晨抵达酒店,他不顾旅途劳累,精心安排队
员住宿,及时与国家卫健委取得联系,明确医疗队的任务,并连夜做好培训准备,直到凌晨3点才休息。
次日,他组织人员与所援助医院进行对接。不到3天时间,他就带领队员接管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
3 个病区 81 张病床和太康私立医院130 张病床。在没有隔离带、没有缓冲区,甚至连基本的清洗、消毒设施都不具备的条件下,他们创造条件,用不到2天的时间,就新建了重症监护室,使危重病例得到及时救治。
抗疫前线日夜奋战,忘我工作
在抗疫前线,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日夜奋战,忘我工作。
作为医疗队总领队,他一方面号召队员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后勤保障等方面困难,要求大家不要给武汉添麻烦;另一方面,他积
极联系志愿者、捐赠企业和个人,为大家解决防护和生活中的困难。他坚持每天早上为上班队员送行,及时传达有关信息,发现和解决有关问题。
为确保全体队员“零感染”,他组
织制定优化院感控制流程、细化舱内控制规范、强化队员日常生活管理和监督的“三化方案”,并亲自编写制作新冠肺炎防控和诊疗讲义,对每一批队员进行培训。每当有新一批队员抵达,再晚再累他都亲自到机场或火
车站迎接。
每 当 有 队 员 生 病 或 过 生 日 ,再忙再累他都要登门看望或电话送 去 问 候 和 祝 福 ;每 当 遇 到 搬 运物资,他总是率先垂范,跟大家抢着干。
大力推行“安徽打法”,成效显著
他十分注重发挥安徽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鼓励推广使用中药治疗,指导和要求队内中医医师采取“一人一方”辨证施治。
在安徽医疗队接管的医院中,中药使用率由最初的 20%提高到后期的 95%以上。在接管的方舱医院也
大力推行中药治疗,受到中央领导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扬。
尤其在方舱医院率先发起的“药物治疗+活动锻炼+心理辅导”的新疗法,深受患者好评,取得显著疗效。
针对防控初期,东西湖区医院发热门诊、社区卫生院、集中隔离点
人满为患,院感控制流程不规范,人员交叉感染严重的状况,他及时主动与当地卫健委对接,并组织院感队员和医疗专家深入 12 个隔离点、门诊和卫生院进行指导,开展巡回医疗指导,对 1000 多人进行甄别筛查。他十分重视新冠肺炎的救治效
果,充分利用网络视频会议与专家商讨等方式引进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目前,他带领团队累计管理和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3082 人,其中重型和危重患者705例,大部分都已治愈出院。
旗帜鲜明抓党建,凝心聚力强队伍
在刚到武汉的第二天,他就紧急请示安徽省卫健委党组,请求成立党总支;很快得到省卫健委党组的同意和批复;他担任临时党总支书记。
后来,随着队伍不断壮大,经过省卫健委党组再次讨论同意,将党总支升格为临时党委,下设11个支部,党员人数达到496人。
在他的组织、鼓励和号召下,队
员的入党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截至目前,共有515名队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志愿书。已有84名队员火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危重症气管插管等高风险的工作有党员的身影,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有党员的足迹,一封封感谢信、一封封决心书、一封封请战书中有党员的名字。
安徽青年逆行突击队建立了,青年志愿者为病患提供贴心、暖心和爱心的服务开展起来了,党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了。
他已年近六旬,是安徽医疗队中年龄最大者之一,但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感动着全体队员,队员们在微信群里经常为他点赞,亲切地
称他“男神”
“最负责、最优秀的领队”“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在他的带领下,安徽医疗队无论在抗病毒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无论是方舱的轻症管理,还是危重患者的救治;无论是社区管理与预防,还是巡回诊疗,都彰显了安徽水平,发出了安徽声音,展示了安徽形象,作出了安徽贡献。
(操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