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5-0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健康培训

    摘要:?为了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近日铜陵市华兴化工公司组织硫酸厂、嘉尚能源公司、精细化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图:培训现场杨靖/摄

  • 网络维护

    摘要:金隆铜业公司注重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对中心机房实施封闭管理,定期跟踪检测网络服务器,避免网络数据外泄,确保信息系统稳定运行、不受攻击。图:信息技术人员正在对中心机房内的网络服务器进行维护。章庆/摄

  • 换书交友

    摘要: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矿团委积极引导青工多读书、读好书,并设立青年书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换书活动,青工可将自己喜爱的书籍推荐给工友,也可以把自己闲置的书籍提供给其他青工挑选。图:两名职工正在相互推荐书籍。

  • 谁是“千里马”?赛场说了算

    摘要:本报讯日前,淮北矿业集团临涣选煤厂在全体职工中公开选拔竞聘“工匠”和“技术能手”,打破以往车间推荐、厂职能科室评选的传统选拔模式,采取预赛、初赛、决赛三级竞争淘汰机制和机考、笔试、实操全面PK方式,为

  • 怀宁县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线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怀宁县多措并举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怀

  • 安徽送变电公司“监”定不移保安全

    摘要:本报讯“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越是形势吃紧,越要体现我们纪检干部的责任担当!”日前,安徽送变电公司纪委办负责人在疫情防控专项监督动员会上说道。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公司纪委始终把疫情防控监督作为当

  • 倾力当好职工护“胃”队

    摘要:“食堂的小宋来啦!盒饭到喽!”“小宋辛苦了啊!”“不辛苦,可以开饭了!”宿舍值班室的工作人员纷纷向宋中标打招呼,这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刻。“能让大伙们在这特殊的时期吃上满意的饭菜,再累也是值得的。”餐饮班

  • 刘玉芬:焊花飞舞写人生

    摘要:在安凯客车焊装车间,刘玉芬这个名字可是人人皆知,她焊接出来的产品是同事们学习的标准。刘玉芬是车间生产线上一名普通的焊工,也是首届“安徽工匠”。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我的父亲曾经是安凯客车第

  • 铜化集团:“抗疫优等生”夺得生产经营“开门红”

    摘要:笔者从日前召开的铜化集团一季度工作汇报会上获悉,一季度,铜化集团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实现营业收入41.18亿元,同比增长16.75%;实现利润总额3.26亿元,同比增长26.03%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玉芬:焊花飞舞写人生

   期次:第7830期   

在安凯客车焊装车间,刘玉芬这个名字可是人人皆知,她焊接出来的产品是同事们学习的标准。刘玉芬是车间生产线上一名普通的焊工,也是首届“安徽工匠”。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我的父亲曾经是安凯客车第一代电焊技师,受他的影响,我从小便对电焊工作充满兴趣。”刘玉芬回忆道,“20岁时,我走上了工作岗位,跟着父亲学电焊。那时候,我就想着以后要超过父亲,要成为他的骄傲。”

为了心底的目标,刘玉芬一直在努力提升焊接水平。工作之余,她在车间里寻找边角料和多余的废管,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在勤学苦练的同时,她还通过向同事请教、购买教材自学、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等途径来不断提升理论水平。

“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多练多学。”20载光阴倏忽而过,凭着对产品品质的高度责任感和对自身能力的严苛要求,现在的刘玉芬已经成长为安凯公司焊装车间的一名焊接“大师”。

通常,一台客车骨架的焊接需要 5 位焊工,分别对前、中、后位置上的焊点进行焊接。一般每名焊工都擅长自己负责的区域,但刘玉芬则是“全能选手”,全车超过1000个焊点,她哪里都能焊。

2017 年,公司研发的高端客车 A9 车型正式进入量产阶段,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车辆门泵支架焊接定位困难,焊接后尺寸精度不高或装配件匹配不上等问题。在公司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刘玉芬牵头成立了“A9 乘客门质量提升”专项攻关小组,经过前期大量调研,她带领小组成员设计制作了乘客门专用实验台架对相关问题进行实验。经过反复验证提升,他们最终找到了适用于现阶段生产工艺的最优焊接方案,并开发制作了A9乘客门焊接专用辅助工装,不仅有效解决了前期乘客门焊接的诸多瓶颈问题,还进一步优化提升了乘客门骨架结构和焊接质量。

在2019年举行的海峡两岸与香港焊接技能比赛中,刘玉芬凭借扎实的焊接理论基础、高超的焊接技能水平脱颖而出,作为江汽集团唯一代表、安徽省四位代表之一赴台参赛,并最终夺魁。20余年来,刘玉芬先后获得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

“刘师傅不仅焊接技术出色,而且工作认真,对我们年轻同事是言传身教。”提起刘玉芬,焊接车间里的年轻同事们忍不住纷纷点赞。

如今,在公司的安排下,刘玉芬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焊接人才的培养中去,她担任“耿定权铆焊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训老师,帮助大师工作室学员提升实践操作技能。目前“刘玉芬焊接大校讲堂”已经成为公司焊工培训的优秀品牌。

在焊工日常培养中,刘玉芬逐渐探索形成了一套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培养模式,采取集中培训和OJT(工作现场培训)的培养模式,对车间的新学员及中等技能的员工进行系统培训,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将新学员基础技能的培养时间由以前的 4-6 个月定岗要求,缩短至 2-3 个月。这几年,刘玉芬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焊工,其中程鹏、杨亭分获合肥市焊接技能比赛一等奖、二等奖。

“在焊接过程中,要非常平稳地举着焊枪,不能有丝毫偏差。有时候,即使穿着严密的防护服,还是不能避免被一些飞溅的火花烫到。”刘玉芬手臂上的灼伤痕迹清晰可见,可她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在工作时总是充满激情,一直在为成为父亲的骄傲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努力着。(胡传钊 邹菊 本报记者 胡佳佳)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