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5-1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增速虽回落亮点仍不乏,2022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增长7.9%

    摘要: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邹多为)海关总署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2.5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4月份增速放缓明显,凸显外贸下行压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

  • 俄罗斯举行胜利日阅兵

    摘要:新华社莫斯科5月9日电(记者李奥)俄罗斯9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阅兵式上发表讲话,表示在祖国命运面临抉择之时,保护祖国永远是神圣的。阅兵式于当地时间上午1

  • 76.8米!西藏墨脱发现中国大陆已知最高的树

    摘要:新华社拉萨5月9日电(记者田金文吕秋平)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记录到一棵高达76.8米的巨树,成为中国大陆范围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高的树,这是记者日前从西藏墨脱县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的。2022年4

  • 给企业“雪中送炭”银保监会明确一揽子企业纾困方案

    摘要: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李延霞)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对此,中国银保监会表示,将以超预期力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今年国有大型银行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要达到1.6万

  • 疫情防控莫松劲逆水行舟用力撑

    摘要: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吃劲阶段。越是吃劲,越是要坚定信心,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把防控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坚决避免一篙松劲退千寻。新冠肺炎

  • 拉美过早放松引疫情反复专家呼吁加强防控

    摘要:随着拉美地区多国放松新冠疫情防控措施,部分国家近期出现疫情反弹。专家认为,在新冠病毒继续变异、南半球冬季到来、流感病毒传播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新一波疫情随时可能到来,各国应加强疫情防控。放松防控引疫情反

  •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摘要: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述评

   期次:第7831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 安蓓 邹多为 胡锐

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面对风险挑战,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牢牢把握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激发全社会改革创新活力和潜能,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创造良好制度条件。

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无论是应对当前挑战,还是增强长期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说,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强大”意味着经济结构更优、发展质量效益更高、制度规则更完备,“韧性”意味着从科技创新能力、市场主体活力到产业链供应链、基础设施、流通体系等,持续提质升级,不断提高抗风险、防冲击的能力。

近期,一系列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助于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政策措施接连出台——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释放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的鲜明改革信号;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着力破除消费领域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注入新动力……

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今年以来,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实验室体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激励机制、规划人才发展……我国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发力。

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作用

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当前我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办好自己的事。“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对稳预期有重要影响的改革,要加快落地,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说。

疫情冲击下,一些市场主体遇到较大困难。从中央到地方,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一项项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帮助市场主体提振信心、稳定预期。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3 月起施行;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谋划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设市场主体 637.9 万户,同比增长7.5%。3月当月新设市场主体295万户,同比增长19.3%。

压力挑战下,更要充分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持续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

扎实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体系基础性制度,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障各类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垄断行业体制改革……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攻坚,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依托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形成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面对国内外疫情反复、国际局势新变数增多等超预期因素,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7%,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5.6%,在去年高基数下延续两位数增长,实属不易。

但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物流运输不畅、生产经营受阻等因素影响,当前稳外贸稳外资面临一定压力。最新数据显示,前4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9%。“一方面推动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加快落地,另一方面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说。

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施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跨境电商综试区再扩围至全国 132 个城市和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扎实推进……

今年以来,一系列开放举措接连实施,红利逐步释放。2 月,宝马集团通过增资 279 亿元人民币的方式,将其在华晨宝马的股权占比由 50%提升至 75%,并将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合作期延长至 2040 年;近日,多家国际资管机构在上海申请参与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一季度,中国对 RCEP 其他14 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超过 2 万亿元,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 30.4%……“中国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优化外资促进服务,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上,世界再次聆听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音。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说,我国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齐全,人口红利、人才红利持续释放,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强劲,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将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