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奋斗者,礼赞劳动美。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中国宝武马钢炼铁总厂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劳动模范 、先进工作者。在他们奋进的路上,不只有鲜花,还布满了荆棘,但是他们用一颗颗执着的心,勇往无前。
徐冰:“工作中唯有坚持才能成功”
2021 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冰,带领团队不断攻关创新,攻克了多项烧结技术“瓶颈”难题,多次受到公司、总厂以及市级、省级的表彰与鼓励。
“荣誉在身,是压力也是动力。工作中唯有坚持才能成功。”徐冰告诉笔者,去年初,他和团队对烧结过程稳定性进行攻关。烧结过程稳定性主要表现在过程温度曲线的合理性,要采集数年烧结过程每分钟数十个关键数据,并将数万组数据进行比较,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徐冰和团队连续数月在烧结显温五六十度区域进行数据比对,并窝在检修期间狭窄的工作面里,对测量元件进行插入深度对比,最终得出了准确的烧结温度相关性数据。为实现合理用风,他们又对烧结风箱开度、压力控制等进行了一年多的攻关,最终实现了烧结终点的控制精度,自主研发了烧结过程稳定性智能化操作系统。“汗流浃背以至于工作服结上厚厚的盐霜那真不算什么,最闹心的是数据比对与论证过程的数据关联不清晰、参数不匹配。”回想当初,徐冰的眉头开始紧蹙,他说:“饭吃不香、觉睡不好,一心就想赶紧取得准确的数据链。”
项目攻关完成后,烧结工序能耗大幅下降,还形成了五项核心发明专利并获得全国发明展银奖。“攻关难题就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摒弃杂念,所有人团结奋斗才能完成目标。”徐冰以过来人的身份传授着经验。
马群:“解决难题没有捷径”
身板结实、双目有神、工作起来干劲十足、妥妥的乐天派,这是同事眼中的马群。身为总厂生产技术室副主任,马群因作风扎实、技术过硬、吃苦耐劳,曾荣获马钢“技术标兵”、马鞍山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随着总厂近年来的发展与进步,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新的生产组织及格局让这位已在高炉一线打拼20多年的技术中坚时常感到棘手。
2021 年是炼铁总厂填平补齐工程最密集的一年,A 高炉停炉、开炉、南北区筒仓建设调试投运、竖炉的停产、带焙的投产等等,涉及到全厂的生产系统流程再造、优化。A 高炉停炉过程中需精确地测算好各料仓共近万吨的物料要用空,且需和 B 烧结机停机大修衔接好,一旦匹配不好,将造成生产运行秩序混乱,进而耽误炉机检修的计划进度。
为了切实解决难题,马群和团队深入现场,灯前挥汗查找最初的设计资料,进行反复演算和研讨,一次次优化每一个细节,并编制完善了一整套方案。那段时间,马群整个人绷紧了神经,全神贯注地模拟演练、优化调整,力求整个系统流程完美匹配和顺畅。
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A 高炉和 B 烧结机以及系统流程得以精准停炉、停机,按时由生产切换到检修、再由检修切换到生产,生产组织安全有序,衔接顺利。“解决难题没有捷径,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找到突破点。”马群表示。
樊晶莹:“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别看樊工平时寡言少语、柔弱沉静,但是她工作起来可是相当有魄力。”领导和同事是这样评价科协管理主任师樊晶莹的。她曾荣获马鞍山市五一巾帼标兵、中国宝武 2021 年度金玫瑰等称号。
专利作为创新工作的基础,公司十分注重专利申报工作。随着申报流程的规范及专家评审的严格要求,对专利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申报任务也越来越难完成。为了完成工作,樊晶莹经常主动跟科技人员交流沟通,挖掘可申报的创新点,并利用网站资源进行现有技术检索,根据检索对比提出可申报专利的方向以及撰写的要求,最后再对每个专利的方案提出具体的修改要求,直至完成申报。
“我们的工作日常大多是凌乱而琐碎的,需要一次次沟通、一遍遍修改,每次觉得烦躁的时候,就想着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说到这,樊晶莹嘴角带点笑意,“能够帮助申报人完成申报,并拿到授权证书,这是我工作的快乐所在。”(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