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暖民心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解决婴幼儿“托育难”、公办园“入园难”和家长“接娃难”等民生热点问题,我省制定印发《安心托幼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22年将新增托位数5.4万个,新增公办学位4万个,自今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
0-3 岁的婴幼儿托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方案》,到 2025 年,我省总托位数将达 28.4 万个,千人口托位数达 4.6 个,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其中,2022 年新增托位数 5.4 万个,2023 年新增托位数6.8万个。
为稳步实现这一目标,自 2022 年起,每市每年建成2—3 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每县(市、区)每年至少建成 1 个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到 2025 年,每县(市、区)公办独立托育服务机构不少于 1 个。多渠道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利用公共服务设施、闲置场所等资源举办托育机构,鼓励以委托或购买服务方式办成普惠托育机构。依托公立医院建设托育点。支持园区基地、用人单位以单独或联合举办等方式,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
针对公办园“入园难”的现象,我省按照“就近便利入园”原则,明确到 2025 年,新增公办学位 9.9 万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 7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90%,学前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形成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2022 年新增公办学位 4 万个,2023 年新增公办学位2万个。
《方案》明确,在继中小学后,幼儿园也将实行延时服务。省教育厅副厅长徐静平表示,将在幼儿园稳步推进延时服务的同时,保障延时服务时间,提升服务质量。
幼儿园在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提供延时服务,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适应。幼儿园可根据实际设置多个离园时间点供家长选择。延时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家长自愿决定幼儿是否参加,幼儿园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参加。幼儿园不得借延时服务开展“小学化”教学,不得开展营利性活动。对参加延时服务的幼儿按300元/生·年标准给予所在幼儿园财政补贴。
根据《方案》,2022 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延时服务将实现全覆盖,2023 年春季学期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幼儿全覆盖,按时“接娃难”问题基本解决。到 2025 年幼儿园延时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本报记者 何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