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3-3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同“呼吸”共战“疫”

    摘要:□新华社记者涂铭阳娜林苗苗3月26日,在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燕郊的厂房一层库房里,已经“全副武装”打包好的几十台呼吸机正等待运输,它们即将被送往国外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从组装

  • 布达佩斯:链子桥点亮白色灯光向医护人员致敬

    摘要:这是3月28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拍摄的点亮白色灯光的链子桥。当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标志性建筑链子桥点亮白色的装饰灯光,向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新华社发弗尔季·奥蒂洛/摄

  • 一线医务和防疫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个税

    摘要: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如何进行一次性税前扣除?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结转如何申报?参加疫情防治工作的一线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取得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其个税免税政策是如何规

  • 确保疫情期间国际航空货运供应链稳定

    摘要: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李延霞陈聪)在29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二级巡视员张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国际航空货运遇到严峻挑战,民航局通过大力增加航空货运

  • 构建国内和海外的防疫物资寄递运输“绿色通道”

    摘要: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陈聪陈炜伟)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京华在29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疫情发生以来,国家邮政局组织邮政快递企业通过境外中转、增加包机、开辟航线等方式努力

  • 武汉市场“云”开市

    摘要:3月29日,在汉口北市场,一名主播在直播平台直播销售一款服装。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武汉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30多个市场全面开市运行。为助力商户做好线上线下全面开市,市场积极引入50多家互联网平台、

  • 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应对疫情冲击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宏观政策将从哪些方面着力?面对疫情的全球扩散蔓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应如何加强协调?“各国应该联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应对疫情冲击

   期次:第7321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 李延霞 刘红霞 张千千 申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宏观政策将从哪些方面着力?面对疫情的全球扩散蔓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应如何加强协调?“各国应该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的重要讲话,向国际国内传递明确信号。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需求,给予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税费优惠政策,出台普惠性降费政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向国内国际传递出明确信号,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宏观政策的对冲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为疫情防控、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支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说。

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日前召开的中央政

治局会议明确财政政策发力方向。“越是困难之时,越要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这些举措都是从财政支出端发力,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体现。”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表示,提高赤字率可以更好地补充财政支出发力的“弹药”。“非常时期必须采取非常措施。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在国际上属于偏低,存在适度加杠杆的空间。”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表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如何更好发挥地方政府债券特别是专项债作用备受关注。今年以来,专项债发行使用进一步加快。截至 3 月20 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已达14079 亿元,其中,发行专项债券 10233 亿元,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专家表示,通过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可以对稳投资进一步起到促进作用。

杨志勇表示,鉴于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较大,在适当提高赤字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特别国债。

“从前 2 个月财政收支数据来看,地

方财政吃紧,发行特别国债后,中央可以向地方增加转移支付,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地区渡过难关,助力经济恢复。”

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

货币金融政策是应对突发事件冲击、恢复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超预期提供流动性、设立 3000 亿元专项再贷款、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 5000 亿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系列货币政策及时出台,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

“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下阶段货币政策定下基调。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种类丰富多样、空间较大,有利于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目前多国央行已将存款准备金率降至零附近,而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适度水平,还有较大降准空间。

一系列政策引导下,企业贷款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下降。2 月份一般贷款利率 5.49%,比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前下降0.61个百分

点。“考虑到多国央行已将基准利率下降至零甚至负利率,我国存贷款利率仍有下降空间,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应是当前货币政策和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温彬说。“‘灵活’或体现在政策工具及方向上。”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例如继续推动专项再贷款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同时继续运用“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来强化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下阶段货币政策方向,一方面要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说。

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冲击,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携手应对。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表示,为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国纷纷推出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措施,单个国家的政策

措施旨在为本国提供公共产品,而各国联手则会形成影响面更广的全球公共产品。“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会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既符合本国利益,也符合全球利益。”他说,

“能够为全球在‘危’中寻求和创造更多恢复增长的‘机’,进而阻止世界经济滑向衰退。”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全球各国要更加注重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共同进行流动性注入,防止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防止竞争性贬值。

“与此同时,各方要在扩大需求方面加大协调力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全球疫情加速扩散蔓延之下,人流、物流、资金流受到一定阻隔,但各方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有着共同利益,承担共同责任,应该采取共同行动。“应该坚决预防和抵制以疫情防控为借口的贸易壁垒,共同遏制保护主义抬头。”他说,在全球经济危急时刻,中国已经表明态度愿意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接下来还需要各方加强合作、携手前行。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