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6-1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彰显金融力量

    摘要: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是2019年由原来该行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部更名而来。部门自成立以来,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深化金融科技和大数据分析运用,促进线上、线

  • 基建劲旅展风采引江济淮立新功

    摘要: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工程。工程任务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彰显金融力量

——记安徽省工人先锋号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

   期次:第7858期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是2019年由原来该行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部更名而来。部门自成立以来,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深化金融科技和大数据分析运用,促进线上、线下融资服务融合,探索场景运用和金融生态圈打造,全力服务小微企业,助力“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存下来、活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建行力量。

创新产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由于受新冠疫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内外部冲击影响,小微企业面对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和生死存亡考验,经营发展难度加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凸显。普惠金融事业部认真分析当前金融供给、企业经营内外部环境和融资配套机制运行情况,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推出适合各类市场主体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企业的金融需求。

一是创新“数字普惠”项目。与省内各地市数据管理主管部门合作,将企业的内外部海量信息数据归集和建模,对小微企业进行打分评价后从线上发放信用贷款。该项目于 2020 年 11 月上线,已经覆盖全省各地市,为 8500余户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超过40亿元。

二是推进“皖农·云担通”业务发展。与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通过数据直连的方式,将线下的担保类贷款迁移至线上,为广大涉农小微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金融服务。该业务自 2021 年 8 月上线以来,给 300余户企业授信1.5亿元。

三是主动服务科技型和制造业小微企业。通过研发创新“中国声谷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中国声谷信用贷”“自贸区小微企业信用贷”等专属金融产品,着力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轻资产、无担保的融资难题。专门为制造业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专精特新贷”“善新贷”等金融产品,已经为2万户制造业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近200亿元。

优化渠道,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动动手指即可完成在线申请、签约、支用、还款。普惠金融事业部于2018年推出“惠懂你”App,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三个一”高效服务。小微企业可足不出户,通过“惠懂你”App 完成所有融资操作,让小微企业专属贷款“触手可及”,提升了小微企业在建行的融资便捷性。目前,建行“惠懂你”App 已认证客户 18 万户,成功为4万户小微企业提供全流程线上贷款服务。

主动作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为增强小微企业的韧性和活力,给实体经济带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普惠金融事业部 2021 年主动为近 2000 户小微企业延期还本 10 亿元;为 8000 户小微客户续贷 70 亿元。发放的贷款平均利率水平仅为4.08%,较年初下降 0.13 个百分点,主动让利小微企业金额高达 1.3 亿元。通过延期还本付息、宽限期限等措施,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付息压力,极大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免去小微企业主的后顾之忧,切实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搭建平台,全方位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事业部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走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他们主动与安徽省经信厅、省工商联、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等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批量服务省内优质小微企业。其中,协助省经信厅先后举办三次“创客中国”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向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通过省级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 4000 余户,累计发放各类贷款超过270亿元。

正是普惠金融事业部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行“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实现对小微企业服务场景全覆盖,加快融资产品、融资方式及综合服务创新,更加贴近小微企业金融需求。2021 年给 8 万余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760 亿元,贷款规模和贷款新增在工、农、中、建四大行中均位居前列,为全省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付出必有回报,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安徽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向普惠金融事业部授予“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以表彰建设银行为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奋斗者,正青春。普惠金融事业部将以这次获得工人先锋号为新的起点,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全行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活力,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建行答卷”。

(文/薛军)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