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7-0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

    摘要:“我们坚信,有伟大祖国的坚定支持,有‘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实保障,在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香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辉煌,一定能够同祖国人民一道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 136个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摘要:新华社银川7月2日电(记者于瑶)2日,东西部科技合作工作推进会在宁夏召开,136个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进行线上和线下的集中签约,累计签约金额近27亿元。其中,宁夏与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开展合作,新签约4

  • 擅自停药有风险:夏季血压降低不等于高血压被“治愈”

    摘要: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林苗苗)夏季天气炎热,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会发现自己的血压降低,甚至回到了正常范围。这是否意味着高血压已“治愈”,可以停药?专家提示,擅自停服降压药存在风险隐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四部门发文对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职工医保单位缴费

    摘要: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国家医保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阶段性缓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的通知》,明确统筹基金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大于6个月的统筹地区,自2022年7月起

  • “七一”护旗飞行:“让国旗飞出最美的样子”

    摘要: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日。上午8点,维港边的金紫荆广场,隆重的升旗礼正在举行。当乐队奏完国歌最后一个音符、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升到旗杆顶端那一刻,悬挂着国旗和区旗的飞行机队以“一支箭

  • 摘要:(上接第1版)“夏天天气炎热,洒水既能降温也能降尘,我们正常一天要洒8至10趟。”贾贤保告诉记者,随着气温的增加,洒水作业的频率也增加了,“可以说温度越高,越需要我们。”一车水大约够车辆洒扫4公里左右

  • 阿富汗大支尔格会议呼吁国际社会承认塔利班政权

    摘要:新华社喀布尔7月2日电(记者邹学冕)阿富汗大支尔格会议(亦称大国民会议)2日闭幕并通过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承认塔利班建立的临时政府。决议说,阿富汗希望与包括邻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强调阿富汗的土地不

  • 俄欧“斗气”欧经济民生承受重压

    摘要:在欧洲遭受酷暑并竭尽全力为今冬储气之际,俄罗斯大幅削减对欧天然气供应,导致欧洲“气荒”加剧,天然气价格应声飙升,屡创新高的欧洲通胀率再次承压。业内担忧,短期内欧洲难以寻求合适气源,即使重启煤电也是杯水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次:第7869期   

(上接第1版)

“夏天天气炎热,洒水既能降温也能降尘,我们正常一天要洒 8 至 10 趟。”贾贤保告诉记者,随着气温的增加,洒水 作 业 的 频 率 也 增 加 了 ,“ 可 以 说 温 度 越 高 ,越 需 要 我们。”一车水大约够车辆洒扫 4 公里左右,水洒完了,贾贤保开着车来到取水点,拧开消防栓开始接水。加满一车水需要十几分钟,在等待的过程当中,贾贤保并没有上车休息,而是顶着烈日仔细检查了一遍车况,为新一轮洒水工作做好准备。

“以前的洒水车制冷条件不好,车内非常闷热,一天干下来总是汗流浃背,现在换了新车制冷效果更好,喷洒效果提升了,我们清凉,行人也清凉了。”

他们驾驶着洒水车、洗扫车、护栏清洗车,从清晨到午夜守护着城市的整洁。如今随着机械化作业的增加,环卫工作相较往年确实高效便捷了许多,不再是一把笤帚扫到头,清晨的扫地车,正午的洒水车,深夜的护栏擦洗车,都在为城市环境默默付出着。

水加满,贾贤保上了车,打开水阀,开始了新一轮的洒扫。“妈妈你看,彩虹!”路边一位小朋友指着车后水幕折射出的七色彩虹,目送着车辆远去。

蓝色的他们 为城市减负

随着夜幕降临,空气中的暑热有所收敛,却依旧闷热。晚上22时,垃圾清运车司机杨邦杰坐进驾驶室,开始了他的工作。从业11年,他每天晨昏颠倒,晚上工作到凌晨3、4时才收工。

“垃圾气味比较大,我们选择在人流相对稀少的夜间进行垃圾清运,尽可能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杨邦杰解释道。

第一个收集点是在桐城路上,到达点位后,他和同车的两个辅助工迅速下车,利落地把停放在路边的垃圾桶拖到清运车后挂上提手,杨邦杰启动按钮,机械臂缓缓抬起,桶内垃圾倒入车斗,同时车内的压缩机开始工作,尽可能减少垃圾所占体积。已搭档 8 年的三人组配合默契,路边的 20 多个垃圾桶倾倒完毕又推回原位,再打扫完地面掉落的垃圾,总计用时不到10分钟。

一个 240 升的垃圾桶装满的重量在 100 至 200 斤不等,杨邦杰和同事们一刻不停每晚至少要收集400多桶垃圾。

“刚工作挂桶挂到手都酸了,现在都习惯了。”夏季的高温让垃圾发酵出刺鼻的气味,路边的行人纷纷掩鼻绕道,而杨邦杰和同事们神色如常,

“每到夏天,垃圾中的瓜果蔬菜残渣多,垃圾车在压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喷溅出液体,有时溅到身上我们都习以为常,这是工作的常态,习惯了。”杨邦杰指着蓝色工作服上的污渍说道。

深夜0时许,包河区小仓房生活固废物转运中心门口,杨邦杰和其他十几辆垃圾清运车排着长龙,在逐一消杀后进站完成垃圾中转。这里承担着包河区生活固废物的收集转运任务,城区收集来的垃圾将被再次压缩转运,送至垃圾填埋场,目前日均总转运能力为 1300 吨,其中厨余垃圾 80 吨,其他垃圾1200余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里有上百吨的垃圾,气味却并不太刺鼻。包河区市容环卫服务中心车队队长何强告诉记者,2021年1月根据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要求,包河区城管局投入714.46万元对小仓房转运中心进行厨余专用泊位改造,增购12台厨余专用收集车及5个专用转运容器等分类垃圾收运改造。2021年4月投入约2344.80万元对小仓房转运中心垃圾渗滤液和污水处理、异味除臭等环保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同年9月改造完工,改造后的污水、气味排放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老杨,倒完啦?”“是啊,再去运一趟!”师傅们打完招呼,又匆匆投入各自的工作岗位。此时已是凌晨1时许,小仓房转运中心外依旧车水马龙,而许多市民已经进入梦乡,迎接他们的将是又一个干净整洁的清晨……

(本报记者 何雪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