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把职工服务阵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在“建”“用”“拓”上持续发力,初步形成了“一馆一厅、两中心”的服务阵地格局,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职工实效,提高了职工生活品质。
做好“建”字文章,打造职工服务新乐园
建阵地。琅琊区总工会高度重视阵地建设,在省总、市总相继支持区总工会60余万元的基础上,加大自身投入,先后投入 130 余万元,建成2400 余平方米的职工服务阵地。区总工会新建“中国工人运动史展馆”暨“琅琊区党员教育基地”,创新示范全市“党建+工建”新模式;新建“琅琊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文体活动、劳动保护等各项服务;新建“琅琊区总工会职工活动中心”,开设女职工活动室、乒乓球室、健身室、书画室、职工书吧等,为职工群众提供文体活动场所。
建制度。为落实竭诚服务职工举措,区总工会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采购领导小组,负责阵地建设过程中的各项采购工作;着力建章立制,区总工会建立健全了培训学校、女职工活动室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加强对阵地和服务队的管理,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制定活动开展具体方案,确保各项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开展。
建队伍。针对专业人员紧缺的客观实际,区总工会探索多种方式建立服务职工队伍。区总工会与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技术服务合作,成立“职工思想宣传教育服务队”,借助其师资力量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通过采购有资质的第三方社会组织,成立“法律援助”“女职工”“科普”“劳动保护”4 支服务队,为职工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水平;在全市范围邀请书画、朗诵、太极拳等方面的行家里手,成立“文体活动”服务队,努力满足职工多样性、个性化服务需求。
做好“用”字文章,奏响服务职工新乐章
“用”主题教育活动为引领。琅琊区总工会聚焦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利用“琅琊区总工会中国工人运动史展馆”等活动阵地,讲好工会自己的红色故事,传承工会自身的红色基因,为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提供党史、工运史学习,引领职工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用”劳模宣讲活动为示范。区总工会组建“琅琊区总工会劳模宣讲团”,常态化在“职工服务中心”等活动阵地开展宣讲活动,向全区职工群众宣讲劳模先进事迹,充分展示新时代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精神和风采,激发广大职工辛勤工作、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昂扬斗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用”职工文体活动为载体。区总工会聚焦职工多样性需求,创新服务职工方式,依托“职工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开设“琅琊区总工会职工大讲堂”系列讲座,举办瑜伽、健身、书画、诵读等长期培训班;在“三八”“五一”“国庆节”等重要节日,举办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职工比赛,通过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拓”字文章,延伸服务职工新触角
拓场地。区总工会在利用好自有房产服务职工的同时,把服务阵地建设向基层工会延伸。区总工会新建的活动阵地多在琅琊新区。为实现服务职工阵地全覆盖,区总工会在丰山街道开展“工会特色街道”建设试点,在街道及下辖的4个社区新建职工活动中心,为老城区职工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提供阵地保障。区总工会按照“六有”标准打造元气森林(安徽)饮料有限公司、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滁州市天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非公企业“工会服务职工示范点”,借助企业场地,开设职工书屋、心灵驿站、活动中心等服务职工阵地,受到企业和职工一致好评。
拓方式。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区总工会通过“互联网+”拓展职工活动阵地建设,服务广大职工群众,开展网上“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积极开展党史知识学习、职工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开展线上职工素质提升活动,通过职工服务队微信群,开展瑜伽班、健身操班、太极拳班等教学活动;开展“互联网+普惠”活动,与宜庭家纺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工会会员优惠购活动,与建会商家合作开展答题赢洗车服务活动等。
拓群体。区总工会不断创新拓展站点建设,先后建设了 24 家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全方位广覆盖琅琊区广大户外劳动者的工作区域,使更多户外劳动者能够享受到便捷、暖心的服务;并依托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免费送早餐”等活动,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
下一步,琅琊区总工会将继续坚持工会资产公益性服务性方向,探索创新职工服务阵地运营管理方式,聚焦职工多样性需求,加强对内管理、对外合作,推动职工服务阵地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更好服务职工群众。(林树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