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7-0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奋进逐梦精彩绽放

    摘要:六月,怀揣“省运梦”的摔跤健儿齐聚“多彩明光”,奔赴奋战四年、为之全力以赴的摔跤竞技场。6月30日,随着女子自由式摔跤比拼的全部结束,由省人民政府主办,省体育局、滁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青

  • 笔墨抒情怀

    摘要:7月1日,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团委组织书法爱好者开展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书法笔会活动。由于疫情防控,该矿实行封闭式管理,矿工会、团委根据职工兴趣爱好分别成立了书画、健走、读书等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

  • 举办太极拳展演

    摘要:本报讯6月29日,由阜阳市工人文化宫、市太极拳协会共同主办的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太极拳展演活动在阜阳市工人文化宫举行。80余名阜城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展演。活动现场,队员们身着彩衣,列

  • 国内首部草莓志书出版发行

    摘要:本报讯由合肥市长丰县农业农村局、长丰县草莓协会共同编撰的《长丰草莓志》,历经两年多时间的编写,日前由黄山书社出版发行。长丰草莓种植历史悠久,自20世纪70年代试种以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种植面积快速增

  • 涡阳打造“文化会客厅”凝聚职工精气神

    摘要:本报讯6月29日,在亳州市涡阳县文化艺术中心二楼,墙上挂满了各种书画和摄影作品,现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有人驻足观看赞赏,有人拍照发朋友圈。当日,由涡阳县总工会主办的“翰墨颂三农、喜迎二十大”职工书画

  • 安庆市总送文艺进基层

    摘要:6月26日晚,由安庆市总工会主办,安庆市工人文化宫、望江县总工会承办的“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文艺进基层”系列活动在望江县人民剧场举行了首场演出。晚会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集中展现了职工的时代风采

  • “席地而坐”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摘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的明经湖畔,夏日荷风徐徐,青石板路蜿蜒整洁,白墙灰瓦屋舍俨然。西递村正在创建“席地而坐”示范景区,给游客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席地而坐”示范景区是在西递景区内打造的,并非传统的席地而

  • 紧扣时代脉搏服务人民群众

    摘要:本报讯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本年度全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入选项目,拟扶持资助30台剧目,其中大型舞台剧10台、小型剧目20台。今年入选项目的特点是进一步紧扣时代脉搏,服务人民群众,体现出更加鲜明的导

放大 缩小 默认

紧扣时代脉搏服务人民群众

我省30台孵化剧目定位鲜明

   期次:第7870期   

本报讯 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本年度全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入选项目,拟扶持资助30台剧目,其中大型舞台剧10台、小型剧目20台。今年入选项目的特点是进一步紧扣时代脉搏,服务人民群众,体现出更加鲜明的导向。

紧扣时代主题  观照社会现实

此次孵化项目在内容、题材选择上,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题主线,展现美好安徽建设重大成就,反映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重点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推出一批历史题材剧目。入选项目中,有 25 台为现实题材。重点现实题材涉及科技强国、乡村振兴、小康生活、淮河治理等领域,占入选项目总量的83.3%。

比如马鞍山市艺术剧院话剧《特种钢》,描绘了我国钢铁人突破技术壁垒,成功研制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特殊钢材的奋斗历程,展现了新时代钢铁人锐意进取的光辉形象。为创作此剧,编剧朱雯娟多次深入马钢公司,在炼钢炉和轧钢线旁体验生活,并与企业一线干部职工交流谈心。目前,该剧已开展了三次项目推进工作调度会。

又如,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大型现代戏《我的书记我的姐》,讲述的是一名村书记带领乡亲们建设“最美乡村”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村里党员的鲜活形象,演绎了新时代基层党员的风采和情怀。

另外还有4台历史题材剧目,涉及文化传承、家国情怀、红色革命等,都是从历史视角观照现实的题材,占入选项目总量的13.3%。

群众喜闻乐见 体现地方特色

孵化项目在艺术种类上重点观照当地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兼顾体现不同地域观众的差别化需求。地方戏曲有9个剧种的作品入选。

黄梅戏在江淮地区乃至全国、全球戏迷广泛。专家认为,黄梅戏具有青春亮丽、好听好看的艺术特质,无论用来表现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都受到观众欢迎。在这次入选项目中,有六安市金安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的《锁龙图》、芜湖市艺术剧院的《铁画情缘》、桐城市黄梅戏剧团《江左奇士·方以智》等11个黄梅戏剧目,按剧种来算数量最多。其中,《江左奇士·方以智》以黄梅曲调演绎桐城派代表人物的爱国历史故事,可以说是“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的有益尝试。

在表演形式方面,深受大众喜爱的话剧、舞剧、杂技小品等均有入选。其中,淮北市歌舞剧院的情景舞剧《运河古韵》,以隋唐大运河为题材,创作初衷就考虑到将来进入景区表演,促进文旅产业的融合。看到孵化此剧的消息,有网友留言表示期待,认为在淮北隋唐大运河景区现场观赏此剧将会别有风味。以杂技为主要表演形式的剧目《逆行者》,以消防救援工作者张永军的事迹为主线,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在动作上加强了现代杂技和动感音乐的融合,使其成为一部具有高度观赏价值的舞台作品。

培养青年编剧 扶植民营剧团

入选项目既能孵化作品,又能同时培养创作者,特别是本土青年编剧得到了重点扶持。入选作品中,省内编剧创作项目占 93.3%,较往年有所提升。其中,朱雯娟的话剧《特种钢》、黄梅小戏《为你好》,曾入选全国编剧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编剧汪琦的作品《铁道西村》、宁宗宝的皖南花鼓戏小戏《十二碗八》等首次入选全省孵化计划。

我省民营剧团数目在全国领先,历来备受关注,并在各项政策上受到扶持。这次孵化项目也一样,在剧团的选择上做到国有剧团和民营剧团公平对待,统筹兼顾。入选项目中,有 16 家国有院团、14家民营院团,入选比例大体相当。

据了解,我省为推动文艺创作,从去年开始,除了剧目孵化计划外,还组织编剧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多次召开创作座谈会、剧本改稿会,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一批本土编剧积极提炼素材,开展创作活动,推出多个作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舞台艺术生产佳作未来可期。(郜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