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7-2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最高法发布“司法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30条”

    摘要: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25日发布关于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意见共30条,从加强市场主体统一平等保护、助力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依法维护统一的市场

  • 公安部回应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专案组对每条线索全力以赴开展侦查

    摘要: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熊丰任沁沁)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25日在京表示,不久前,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公安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并从全国抽调专家赴一

  • 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国产新冠肺炎治疗药物注册申请

    摘要: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药监局25日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应急附条件批准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该药物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肺

  • 金星伴月27日现身天宇

    摘要:新华社天津7月25日电(记者周润健)除太阳外,通常情况下,月球和金星的亮度是整个天空中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的自然天体。当两者相合或相伴,星光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时,如梦似幻,宛若童话。天文科普专家介绍,7月

  • 补水入田防病除害

    摘要:才收完早稻不久,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杨田镇杨田村种粮大户潘发友并没有闲着。随着一株株禾苗在田间依次抛落,这几日,他完成了110余亩晚稻种植。7月中旬,3台收割机在潘发友的300亩早稻田里来回作业。“今年

  • 穆尔穆宣誓就任印度总统

    摘要:新华社新德里7月25日电(记者胡晓明)印度新当选总统德劳帕迪·穆尔穆25日在议会大厦宣誓就职,成为印度首位来自部落地区的总统和历史上第二位女总统。就职典礼在印度首席大法官拉马纳的主持下进行,联邦议会两

  • 猴痘疫情凸显全球医疗卫生鸿沟

    摘要:今年5月以来,猴痘疫情突现欧美多国并向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实上,猴痘已在非洲流行至少数十载。有公共卫生专家指出,世界正为没

  • 助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摘要:到2035年,我国国家公路网总规模将达到46.1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将覆盖所有城区人口10万以上的市县,普通国道将对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实现全覆盖……近期公布的《国家公路网规划》对新时期我国国家公路发

放大 缩小 默认

补水入田防病除害

——安徽抓夏管保秋粮一线见闻

   期次:第7885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 水金辰 姜刚 刘晓宇

才收完早稻不久,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杨田镇杨田村种粮大户潘发友并没有闲着。随着一株株禾苗在田间依次抛落,这几日,他完成了110余亩晚稻种植。

7 月中旬,3 台收割机在潘发友的 300 亩早稻田里来回作业。“今年水稻亩产超过900斤,比去年高了200多斤。”潘发友笑着告诉记者,还没等晾晒,一家公司就收走了新稻。“价格比去年每斤高出近1角钱。”

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了解到,安徽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达257万亩,较去年略增,从早稻长势来看,预计单产有所增加。

春争日,夏争时。7 月 14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安徽夏粮总产量 344.48 亿斤,比上年增加 4.5 亿斤。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小麦已经归仓,眼下的江淮大地,农民仍忙碌在田间管理一线,积极抓好秋粮生产,为夺取秋粮丰收做准备。

早晨5点,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沈桥村种粮大户王小龙来到田间,将水泵放进河道,打开电机,涓涓河水注入稻田。

王小龙今年种植了约 880 亩水稻,比去年扩种了 200亩。“目前水稻正处于分蘖期。田间水量充足与否,事关分蘖的数量,进而可能影响后期稻穗数和粮食产量。”王小龙说,今年梅雨期降水少,农田相对干旱,这两天铜陵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了灌溉缺水难题。抽完水,他紧接着与无人机“飞手”联系敲定施肥和打药的时间。

来自铜陵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今年铜陵市夏播粮食面积86.14万亩,其中一季稻75.68万亩。截至目前,铜陵市夏管期间共施肥 84.2 万亩次、除草 69 万亩次、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达94.53万亩次。

突出抓好病虫害防控,也是安徽抓夏管保秋粮的“关键一招”。针对夏季病虫基数大、种类多、发展快的特点,安徽各地将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做好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控防治,提高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面,确保秋粮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皖北地区,连片的大豆、玉米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有空,蚌埠市怀远县种粮大户尚跃就跑到自家的田里查看苗情长势情况,开展田间管理。正值大豆、玉米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施肥、防治病虫害成为他近期最重要的“农事”。

“一个星期前,我才给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打除草剂,这几天忙着用无人机给 1600 亩玉米田追肥。”尚跃说,“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防治病虫害了。农时不等人,只有把每一个环节都管好,粮食丰收才能从希望变成现实。”(新华社合肥7月25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