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8-0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上接第1版)此时阳光暴晒下的绝缘斗臂车已经热得烫手,张作盛和同事回到地面,身上的工作服早已全部湿透黏在身上,手套里淅淅沥沥可以倒出汗水。同事递上一瓶水,张作盛一饮而尽。“夏季作业比较辛苦,为了预防中

  • “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科技部等五部门这样为青年科研人员减负

    摘要:近日,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聚焦青年科研人员关切,推出一系列硬招、实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

  • RCEP政策红利促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加速增长

    摘要:中国海关总署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3.2%,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长7.5%。两项数据的增速均超过今年上半年

  • 第五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展前供需对接会在沪举行

    摘要:8月8日,参展商代表(前左二)在对接会上向采购商介绍企业产品情况。当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技术装备展区展前供需对接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 两部门严厉打击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

    摘要: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8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针对暑假期间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增多的情况,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深入清理网上涉诈有害信息,精准提示潜在受骗群众,从严从重打击不法分子,维护未成年人财产安全和身

  • 坦桑尼亚学者:美国当前经济困境缘于自身政策

    摘要: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8月8日电(记者谢昊)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经济学教授汉弗莱·莫西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当前的经济困境缘于自身政策,这也让世界对美国失去信心。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

  • 核心产业规模达1.5万亿元,我国算力发展水平逐步提升

    摘要:工信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1.5万亿元。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近2000万台。算力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为数字经济

  • 联合国秘书长欢迎巴勒斯坦杰哈德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

    摘要:新华社联合国8月7日电(记者尚绪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7日通过发言人迪雅里克发表声明,欢迎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声明说,古特雷斯对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以及杰哈德等组织从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次:第7895期   

(上接第1版)

此时阳光暴晒下的绝缘斗臂车已经热得烫手,张作盛和同事回到地面,身上的工作服早已全部湿透黏在身上,手套里淅淅沥沥可以倒出汗水。同事递上一瓶水,张作盛一饮而尽。“夏季作业比较辛苦,为了预防中暑,上去前我们都要吃仁丹。”他笑着对记者说道。

每年夏季高温时节,为了确保居民百姓们用电安心平稳,不停电作业班都要穿梭于合肥全城,进入每天“白加黑”工作模式。常年的户外工作给作业人员脸上都留下了黝黑的烙印。不论是严冬还是酷暑,他们的手机总是 24 小时开机,任何时候接到电话都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工作 10 年,从清晨到深夜,我见过每个时间点的合肥。”张作盛笑着说。

11时45分,气温已经攀升到40℃,15米的高空中,身着厚重行头的第二组不停电作业人员仍在紧锣密鼓地工作着,而这一切附近的大多居民并不知晓,“居民不知道,才说明我们的带电作业成功完成。”作业班的同事们笑着说道。

地下12米的电缆“把脉人”

从合肥市瑶海区裕溪路旁一扇不起眼的小门进入 ,沿 着 台 阶 一 路 向 下 ,就 来 到 裕 溪 路 地 下 电 缆 隧道。与地面上车水马龙的热闹相比,这里安静得仿佛另一个世界。隧道两旁,一根根手臂粗细的高压电缆延伸向隧道深处。这是我省首条专业的电缆隧道,这里 5 条电缆平均实时输送负荷达 18 万千瓦以上,是合肥东部城区名副其实的地下供电“动脉”。

下午 13 时,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员工付晓带着徒弟王谋畅正在进行设备特巡。

“夏季地表地下温差大,我们要注意冷凝水现象,避免在线监测设备故障。”隧道长度近700米,沿途要仔细检查着两侧电缆和各类设备的状态,单程走完就要接近1个小时。

来到一处电缆中间接头位置,付晓拿出笔记本电脑,将监测装置夹固定于电缆上,不一会儿在屏幕上就显示出各类闪动的数据和图标。

“这个是局部放电检测仪,相当于给电路做‘心电图’,通过电脑系统对各类信号和图像的综合分析,可以判定电缆运行状况是否良好。”付晓告诉记者。

确认地下电缆运行良好后,付晓一行又奔向翰林变高压走廊开展空天地一体化高温特巡。这里包含220kv 电 缆 线 路 5 回 ,110kV 电 缆 线 路 13 回 ,输 送 负荷 16 万千瓦,是合肥西北部供电大动脉。拿出无人机、红外测温仪,开始了带电检测。虽然已是下午,但是地表依然热度不减,不一会儿,付晓和同事们的脸上已布满汗珠。

电缆运检中心为了确保供电平稳,除了巡检地下电缆,还会定期对全市电缆进行巡检工作。

“我们的工作是‘上天入地’。”运检中心负责人关少卿说道,“能够保障广大群众的可靠用电,我们苦点累点都不怕。”

(本报记者 何雪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