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9-0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领航”征稿启事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大力营造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浓厚氛围,激发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奋进力量,安徽工人日报副刊将推出“领航”专题,现向您征稿:作品真实

  •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

    摘要:“未来是属于奋斗者的时代,青年的奋斗不仅创造自己的未来,也必将会创造国家的未来”。00后,生活成长在一个富有活力的新时代。改革开放渐入佳境的中国,物质不断丰富,科技创新发展,新生业态不断涌现……理想、

  • 时刻不忘挖井人

    摘要:《蓬勃生长的长沙》有这么一段:“多年前,我去郊区乡村拜访一位朋友。朋友说要领我四处转转,但附近并没有什么热闹去处,朋友便带我走进一户农家。主人热情地泡茶给我们喝,我一尝,由衷称赞:‘茶叶真好!’主人笑

  • “月亮底下是故乡”

    摘要:我一直觉得月亮是游子们思念家乡的具象表达,也是寄托乡愁的一盏明灯。中秋节圆润的月亮一次又一次慰藉了游子们背井离乡的忧伤。“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17岁那年离家求学,到现在30多年过去了,每年的中

  • “兵王”张老师

    摘要:从小学到初中,教过我的老师有十多位,如今回想起,给我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我初一的班主任张老师。张老师是我就读的那所中学最与众不同的老师。身材魁梧的他曾当过步兵,不仅说话铿锵有力、声如洪钟,就连走路也

  • 醉美匡河

    摘要:人间八月,满盛着季节的成熟;匡河八月,流淌着岁月的赞歌。合肥匡河的清晨,被早起者迅疾纵情的健身脚步声惊醒。跑者的每一步迈进,都是一次完美的律动。从几岁的孩童,到矫健的老人;从粉色的少女,到优雅的主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兵王”张老师

   期次:第7914期   作者:□马晓炜

从小学到初中,教过我的老师有十多位,如今回想起,给我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我初一的班主任张老师。

张老师是我就读的那所中学最与众不同的老师。身材魁梧的他曾当过步兵,不仅说话铿锵有力、声如洪钟,就连走路也是挺胸抬头、阔步向前,处处彰显军人的威武雄壮。不知道的都以为是体育老师,实际上却是生动风趣、心细如发的语文老师。

那时,每当张老师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教室,我们就自觉地把书本收拾停当,双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静候他的“语重心长”。

张老师的课我们特别爱听,哪怕是篇生疏拗口的文言文,经他深入浅出的讲解,立马变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带给我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当时,有个调皮捣蛋的王同学,公然在课堂上炫耀:“初中毕业证一混到手,就随表哥外出打工!”张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他,反而麻利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混”字,用力点着问我们读什么?接着又问字的偏旁啥意思。我们面面相觑,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张老师说:“‘混’字就是太阳下面比汗水,看谁流得汗多、吃得苦多,才能混得有模有样。”张老师对“混”字的比喻,时至今日,我依然铭记于心。而信誓旦旦混到初中毕业的王同学,之后不但读了高中,上了大学,毕业后还回乡创业,干得风生水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课堂上张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课后还把我们当作军人来培养。比如,大课间或体育课,他经常教我们走齐步、练跑步,有板有眼,一丝不苟。用他的话说:“小小年纪,坐要有个坐相,站要有站样,不要松松垮垮、东倒西歪的,人啥时候都要有股精气神!”

在他言传身教下,我们班学习成绩不但名列前茅,而且每次学校组织大型活动,只要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入场,总能赢得掌声一片。这时,我们打心眼里为有个当过兵的班主任感到骄傲和自豪。

不仅如此,张老师还有一颗慈父般的心。那年寒冬,父亲带着母亲去外地求医,留下我既要照看两个读小学的弟 弟 ,又 要 喂 养 家 里 的猪、牛、羊等牲畜。面对繁重的家务,我只好“宅”家不去上学。张老师两天没看到我,担心我出了什么事,便顶风冒雪,步行七八公里赶到我家。见到我后,他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耐心细致地帮我补上落下的功课,然后踩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离开。

望着张老师风雪中远去的背影,不知是雪水,还是雨水,打湿了我的双眼。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后来,张老师去了县城的一所中学任教,全班含泪送行时,他以一个庄严的军礼和我们告别。

从此,再聆听不到张老师春风化雨般的精彩授课,但是他让我们养成好习惯、好作风,同学们从不曾遗忘和改变。或许受他的影响,初中毕业后,我也报名参军了。到部队后,我能很快适应紧张艰苦的新训生活,与他当年严格要求、用心培养密不可分。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