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9-1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高温下的“速度”与“热度”(下篇)

    摘要:9月初,在经历了一轮降温后,合肥气温再次回升,阳光炙烤下,当日最高温度超过35摄氏度,这个夏季,被许多网友称作“史上最热”的夏天。当许多人选择待在室内用空调抵御高温时,外卖员、快递员们则格外忙碌,他们

  • 安徽金融系统举办职工演讲比赛

    摘要:本报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近日,由安徽金融工会、安徽金融文联主办,新华人寿保险安徽分公司协办的“中国梦·劳动美·金融情——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安徽金融系统职工演讲比赛成功举行。省总

  • “老有所学”成就最美夕阳红

    摘要:9月15日,老人们在铜陵市义安区老年大学教室里学二胡。近日,铜陵市义安区发布《老有所学行动方案》,多措并举扎实推动“老有所学”行动暖民心见成效。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区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由0

  • 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将于9月20日在肥开幕

    摘要:本报讯近日,记者从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大会将于9月20日至23日在合肥举办。大会以“制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期间将举办开幕式暨主旨论坛、巡馆、专题活动、平行论坛、“六百”项

  •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知识50问》之六

    摘要:问:产业工人队伍为什么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答:《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这是方案的第一条措施。工人阶级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

  • 摘要:◆《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我国工业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工信部

  • 筑牢职工群众网络安全“防火墙”

    摘要:从9月5日至11日,省总工会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以合肥作为主会场举办个人信息保护主题日活动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共同守护职工群众“指尖上的安全”,为党的二十大

  • 车检政策迎来新变化15年以上私家车将一年一检

    摘要: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15日从公安部获悉,为优化私家车检验周期,自2022年10月1日起,10年内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检验次数由3次调整为2次,每两年向公安交管部门申领检验标志;超过15年的,由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温下的“速度”与“热度”(下篇)

   期次:第7922期   

9 月初,在经历了一轮降温后,合肥气温再次回升,阳光炙烤下,当日最高温度超过35摄氏度,这个夏季,被许多网友称作“史上最热”的夏天。当许多人选择待在室内用空调抵御高温时,外卖员、快递员们则格外忙碌,他们与高温战斗,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将物品安全送到客户的手中。

快递员:打通包裹到客户的最后一公里

8月下旬,记者来到中国邮政芜湖路营业部,探访奔忙在高温下的快递员们。清晨7时,这里已是一派忙碌。从几辆物流货车上卸下的大小包裹几乎堆满半个大厅。几十名快递员正在按照配送区域分拣包裹,再装车至各自的电动三轮快递车内。尽管大厅里的几台吊扇呼呼吹着风,但不少快递小哥的额头已沁出汗珠点点。

上午8时许,分拣、装车工作完成,一辆辆“邮政绿”快递车整装待发。临行前,营业部负责人刘冬照例给大家开晨会,交代当天任务和注意事项。“天气炎热,大家尽量早点出发早点回来,如果有身体不适及时通知我。另外现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做好防护,按时做核酸,及时上传检测结果,确保安全。”8时30分,晨会结束,快递员们纷纷骑上车,带着包裹驶向它们旅程的“最后一公里”。

出发前,快递员贺沛泉拨通了第一个客户的电话:“您在家吗?我大约 15 分钟后上门给您送录取通知书,请准备好准考证、身份证,我们需要现场核对。”当天他的第一单是送达一份录取通知书。贺沛泉小心翼翼地收好录取通知书,骑上电动三轮车来到客户小区,见到了已经迫不及待等在楼下的小王。“昨天刚收到信息说通知书已发出,今天一大早就送上门了,真的太快了。”准大学生小王喜滋滋地说道。核对好身份信息,签字确认后,贺沛泉郑重地将通知书交到小王手中,并送上祝福:“祝贺你即将成为一名大学生!”

结束这个特殊快递送单,时间已过上午9时,贺沛泉骑上电动三轮车驶向下一个目的地——某小区的菜鸟驿站。“来啦,今天挺早啊,快递都放这边吧。”驿站负责人黄文龙招呼道。日复一日打交道,黄师傅和贺沛泉是老熟人了。贺沛泉从车上将快递依次搬进站点,因为出发前已经按区域归类好快递,查找起来很方便,来回 5 趟,不过十分钟,40 多件快递就搬运完成。黄师傅一面将快递扫描入库一面告诉记者:“这个夏天太热了,我们在屋里开着空调整理快递都常常大汗淋漓,快递员们在户外奔波更不容易。”贺沛泉笑了笑,身上的汗已经洇湿了工作服。

上午10时许,贺沛泉来到下一个站点,另一小区的丰巢快递柜前。扫描快递件,开柜,入柜,手机确认。几十件快递一一入柜,等待着主人提领。“现在是淡季,我每天大概配送200 多件快递,而 6 月、11 月等旺季,每天大概有 800 到 1000单快递。”贺沛泉一边忙碌,一边跟记者说道。

今年 42 岁的贺沛泉从事快递行业已经 11 年了,日复一日的高效率工作,让他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每天三批货,第一批货要到中午才能送完。中午再赶回网点装第二批货,旺季有时还有第三批,送货的同时还需要把揽收的快递带回网点,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工作11年,贺沛泉亲历着快递行业的发展变化,从最开始的一天几十件,到如今的成百上千件,随着快递单量越来越多,工作方式也有了新变化。“快递量太大,我们很难每单都登门派送,如今有了自提点、快递柜,为我们的投递工作带来更多便利。”相较从前,如今快递包裹的种类也日益多样化。“我配送过最昂贵的一件包裹是一辆赛级自行车,价值高达十几万,当包裹平安送达客户手中时,他连声道谢,我自己也感到满满的成就感。”

作为一名“快递小哥”,贺沛泉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深深的荣誉感。“我们不仅打通了包裹到客户的‘最后一公里’,疫情以来,我为封闭小区配送过物资,为驰援外地的物资打过包,虽然工作辛苦,但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这让我非常自豪。”(本报记者 何雪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