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晚读,出门看云!”近日,在云南昭通一所学校,班主任李老师在看到天空中的云彩后,让同学们暂停晚读去走廊上欣赏美景。网友们将这一举动称为“语文老师的浪漫”“灵魂”的教育者。
“我想拥抱它,却扑了一个空。它化作一片杂物,散落在桌上,泛黄的日记本,气数已尽的铅笔,褪色的发卡。”这是电影《老师·好》中的一段台词。光阴流转,授业之恩难忘;尺素寸心,师生情谊弥深。多年以后,也许学生们未必记得那天的课堂内容,但一定会记得那朵绚丽的七彩祥云,记得这位带给他们美好回忆的老师。这位老师“看云”的做法,还让人想到听雨的旧事。80 多年前,西南联大的师生在艰苦条件下学习报国。一日大雨倾盆,铁皮教室顶的雨声渐渐盖过授课的声音,正在上课的陈岱孙教授见状,拿粉笔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四个字,并笑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教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启迪学生的心灵。新学期,老师居然带着一头小猪来到了六年级二班,并宣布一个振奋人心的计划:一起养大这头猪!一场特殊的生命教育课程拉开了序幕。这是《小猪教室》中星老师的奇思妙想。电影《自由作家》里的艾林老师,看到电视新闻报道洛杉矶街头暴力事件后,立志做一名为弱势学生维护合法权益的律师。后来,她意识到在法庭上为孩子辩护,最多免除牢狱之灾。于是,她把职业理想转向教育,因为领悟到拯救迷途孩子最有效的办法是重塑他们的心灵。
自然,是更大的课堂和学校。知识不仅限于书本,教育场所不仅限于教室,还需引导学生对自然多些感悟。“能看到七彩祥云,是一件很幸福、很幸运的事情。这么美好的东西,大家要一起分享才好。”有时候,读一百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如亲身看看这样的场景。“中国好人”叶连平老师已过鲐背之年,始终坚信教育必须走出课堂,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总喜欢带孩子们走出教室,体验生活、感受自然。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好的教育是一场点亮心灵的传递之旅。“看云”的老师越来越多,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在校园中诗意栖居、自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