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滁州市总工会紧扣助企纾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标,将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作为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全市“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和矛盾化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前三季度,全市“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组织共受理法院委派劳动争议案件4366件,调解成功率93.54%,用时最短仅7天多,调解案件数量、调解成功率、调解用时在35个市直参与单位中居第一。
完善调解组织体系。把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纳入全市工会重点工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市总工会与市中院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劳动争议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保障措施。强化实地督导,推动在各县(市、区)法院诉前调解中心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实现了全市“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组织全覆盖。
加强调解力量建设。通过聘任专职调解员、安排社会化工作者进驻工作室或法律顾问值班调解等多种方式,配齐配强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员队伍,接受法院委派、委托共同开展劳动争议诉前、诉中调解和释法答疑工作。加强培训指导。通过以案释法、观摩调解和网络在线培训等方式开展调解员培训 240 人次,确保调解工作依法进行,不断提高调解能力。组织举办“送法进企业、普法进园区”法治宣传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题沙龙等活动 158 场次,培训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争议调解员等3500多人。
规范工作运行机制。健全完善调解员队伍管理、委托调解、司法确认、信息沟通等制度机制,保障诉调对接工作规范有序运行。落实经费保障、将劳动争议调解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将诉调对接工作经费纳入职工维权专项预算。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现代传媒,广泛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职工的知晓度、认可度、信任度。
有效化解劳动争议纠纷。1 至 9 月份,全市“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组织共受理法院委派劳动争议案件 4366件,调解成功案件 4084 件,调解成功率 93.54%,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琅琊区总工会驻琅琊法院调解员用时 7 天为劳动者刘某等11人追回劳动报酬17万元,成功化解重大信访隐患。
诉调对接机制建立以来,全市“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先后被中工网、人民网等媒体报道,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推动形成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引导更多企业和劳动者优先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马长胜 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