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针对全总、省总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部署安排,淮北市总工会对标对表,不断创新建会入会举措。截至目前,市总工会共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市、县行业工会联合会21家、工会联合会45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会304家,发展新业态工会会员4.3万余名,总体入会率超90%,在率先实现货运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十大群体”工会全覆盖的基础上,纵深推进建会入会工作,构建了市、县(区)、基层三级工会网络体系。
拉紧链条 高位推进
市总工会多次召开会议,成立工作专班,拉高工作标杆,研究高位推进措施,针对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等分类制定建会入会工作方案,并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工建设任务纳入“五型工会”竞赛指标,列为各级工会“一把手工程”,实行“一票否决”,与基层达标创优挂钩,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多管齐下 全面覆盖
市总工会坚持龙头企业示范、主管部门推动、行业协会协同、乡村街道兜底,采取企业单独建会、组建工会联合会和职工单体入会分类结合的办法,选择美团外卖公司等龙头企业作为突破口,通过举办推进会等形式,先大后小、以点带面,促成3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建会;组建濉溪科技创业园等园区工会,引导园区内1000余名职工顺利入会;联合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推动市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市外卖送餐员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吸纳近500名网约车司机、1300余名外卖配送员加入工会。
两个同步 一站办理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分布广、流动性大等问题,市总工会联合交通、邮政等行业主管部门源头介入,在市、县行政服务大厅与相关从业资格证审验大厅开设入会专用窗口,推出“两同步”措施,为建会入会提供“一站式”服务。网约车、货运、保安等企业在办理经营许可和年度审验手续时,同步办理建会手续;职工在办理从业资格证和年度审验手续时,同步办理入会手续。据统计,已有累计 2 万余名货车司机通过窗口递交入会申请,加入工会大家庭。
一会一码 掌上入会
市总工会提前完成“网上入会”App开发工作,开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上入会端口,全面推广“一会一码”,一码集成查询入会转会、修改个人信息等功能,变“表”上入会为“码”上入会;同步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据“周转池”,引导就业即入会;坚持工会组织和会员实名制管理,建立完备数据库,边组建边采集边完善,做到数据应录尽录、保鲜保真。在淮北市网约车、外卖送餐员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大会上,1000余人当场扫码入会。
温暖服务 留住“工心”
市总工会依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综合服务中心,建成 18 个“司机之家”“骑手之家”“快递员之家”;借助县区资源,在全市15个镇级综合服务站、32个村级综合服务点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配套服务,让“娘家”无处不在。
另外,市总工会还举办“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淮北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场招聘会,使2150人实现稳定就业;疫情期间为货车司机提供生活物资5170份,防疫物资1900份,为3400余名货车司机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在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支持下,发起“一瓶水传递爱——致敬高温下劳动者”大型公益活动,1万余人次参与爱心接力,募捐额超15万元;今年以来,向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互助保障5000 余份,向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赠送爱心免费体检600余人次。
选强推优 立体宣传
市总工会聚焦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大力推建功、推入党、推先进、推宣传。
市总工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量身打造货运物流、快递行业等劳动和技能竞赛,对进入前三名的获奖选手授予“淮北市技术能手”称号;推动市快递行业党委、市道路货运行业党委、市外卖送餐员行业党支部、市网约车行业党支部等成立,推优入党22人;加强与行业员工的感情联络,将外卖侠、快递侠等纳入“城市英雄”进行置顶宣传,为他们赢得广泛的职业认同和价值认同,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是值得信赖的“娘家人”,有力提升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其中,出租车司机王海峰被评为全国劳模并被赠予新能源汽车,冉现军、宗贵、谢琳等获得“全国最美货车司机”称号,家政服务员张利利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谢琳、汪茂雷、刘雷锋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等。
(代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