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11-0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起航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

    摘要:新华社杭州11月2日电(郭丰宽彭冰洁)海风吹拂,汽笛鸣响。2日上午10时,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解缆起航,赴印度尼西亚访问并提供医疗服务。此次,“

  •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总统三年来首次会晤

    摘要:新华社加拉加斯11月1日电(记者徐烨王瑛)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和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11月1日在委首都加拉加斯会晤,双方表示将致力于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和推动拉美地区一体化。这是自2019年以来两国元首首次

  •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建成高标准技术要素市场

    摘要: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记者王琳琳)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科技部近期印发了《“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现代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和运行制度

  • 前三季度沪市科创板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

    摘要: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记者姚均芳潘清)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科创板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22.14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91.24亿元,同比增

  • 天宫对话,点亮东盟青少年的“航天梦”

    摘要:“在空间站想吃蔬菜水果怎么解决?如何加热饭菜?”“每天需要睡几个小时觉?”“太空里有细菌吗?生病了怎么办?”“女航天员需要锻炼多少个小时才能上天”……带着对太空生活的想象和疑问,东盟国家的数百名青少年

  • 汇聚全球开放合作的蓬勃力量

    摘要:这是中国的舞台,汇聚世界的精彩。这是开放的窗口,传递合作的力量。万众期待中,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中国上海如期举行。呈现全球创意、集纳各国精品、融合发展智慧、催生共赢机遇。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汇聚全球开放合作的蓬勃力量

——第五届进博会的世界期待

   期次:第7951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 韩墨 许晓青 徐超 赵嫣 宿亮

这是中国的舞台,汇聚世界的精彩。这是开放的窗口,传递合作的力量。万众期待中,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中国上海如期举行。

呈现全球创意、集纳各国精品、融合发展智慧、催生共赢机遇。五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倡导和引领下,进博会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共谋发展的绚丽画卷,逐步成长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力量。

开放创造全球机遇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述中国举办进博会的初衷。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五年来,进博会合作成果丰硕,凸显中国开放之诺的分量,增强各国共克时艰的信心。进博会不只是单纯的进口商品展,更是推动中国与世界市场相遇、产业相融、创意互促、规则互鉴的国际大平台。

一展汇聚全球好物,进博会彰显商品平台的橱窗功能。

前四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2700亿美元,给各国企业带来发展新机遇、合作新伙伴。第五届进博会上,采购商组成了近600个交易团和近50个行业交易团,静候全球优质和特色产品快速集结。

“每年来进博会,都坚定了我们扎根中国发展的信念。”瓦里安医疗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张晓说。

进博会折射出中国十年来开放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中国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 年的 13.5%,十年间累计进口服务超过 4 万亿美元。开放的中国正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展激发创新活力,进博会发挥创意平台的引领作用。

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在进博会展示“独门绝技”和创新能力。前四届进博会,参展企业发布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 1500 项。第五届进博会上,“首发”“首展”将超越往届。

财务机器人手臂、背包大小的充气皮划艇、全球首发新车型……一个个“全球首发”“中国首秀”,透射出进博会作为创意平台的独特魅力。适应中国市场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远程打印小程序……不少企业借助进博会平台,深耕中国市场。“这里是展示前沿技术创新首选地。”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说。

十年来,中国连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引导投资更多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倾斜,引资质量不断提高。

一展融汇各方智慧,进博会凸显合作平台的聚能效应。

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国际公共产品,构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推动世界各国及其企业充分交融合作。

前四届进博会上,“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故事比比皆是。在进博会期间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聚焦全球化面临的挑战,聚集全球精英深入研讨,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进博之智”。

“进博会是我们在中国市场拓展全方位合作的平台。”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高岩说。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将首次以集团形式参加本届进博会。

第五届进博会上,参展世界 500 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 280 家,回头率近 90%,更有不少企业已签约第六届进博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从进博会、消博会,到服贸会、广交会、东博会等经贸盛会,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到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再到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始终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以自身发展推动共同发展,以扎实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断打开“共享未来”的机遇之门。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对外开放承诺至关重要。”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图尔克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开放性具有全球意义。”

发展助力世界共赢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如此体量的经济体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每届进博会上,各国企业都在这里感知中国经济发展新脉动,瞩望新时代中国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给全球产业带来的新机遇、新变化。

——中国以科技创新培育增长动能,以“中国创新”推动“合作创新”。

这十年,中国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1%提高到2.4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升至第11 位;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制造业加速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通过进博会能够展示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与优秀的中国企业深入交流,推动本土技术创新,携手助力高质量发展。”连续五年参展进博会的美国霍尼韦尔公司中国总裁余锋说。

——中国以绿色低碳理念提振可持续发展,以“美丽中国”增益“美丽世界”。

这十年,中国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能源生产结构加速转变,清洁能源占比持续提升,以年均 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 6.6%的经济增长。绿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提供指引和助力,让我们尝试推出全新的创新产品及服务,这些在全球都是领先且唯一的存在。”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深石明宏说。这家深耕中国市场 40 余年的公司将在第五届进博会上展示60余件绿色创新产品。

——中国以互联互通加速区域融合,以“中国速度”打通“全球脉络”。

这十年,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通车,雅万高铁全线隧道全部贯通,瓜达尔港具备了全作业能力,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5万列……“一带一路”为各国促联通、稳经济、保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繁荣之路、开放之路。

三次参加进博会的哈萨克斯坦外贸商会董事会主席顾问鲁斯塔姆·塔热诺夫说,“一带一路”倡议获得越来越多国家响应和欢迎,哈萨克斯坦很重视在这一倡议框架内和地区国家开展高附加值项目合作。

——中国以共享发展助力全球包容普惠,以“人民幸福”促进“共同进步”。

这十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充分发挥了全球经济稳定器的作用。中国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共同发展。连续五年,进博会组织数十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参展,共享中国机遇。

“东帝汶咖啡产销受到新冠疫情冲击,但进博会让东帝汶出口跑出了加速度。”第五届进博会东帝汶产品展区负责人贝蕾说。去年进博会上,该国展商一举斩获约 500 万美元咖啡订单,金额超过东帝汶 2020 年咖啡总出口额。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蒙亚埃说,从共享发展机遇到分享高质量发展经验,中国对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将持续产生深远影响。

现代化推进共同发展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

作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后首个以中国为主场的重量级国际展会,进博会成为国际人士进一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发展方向的重要窗口。

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承载着世界对新时代新机遇的期待。

今日之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居民储蓄率、外汇储备规模均为全球第一。中国14亿人口携手迈向现代化,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中国拥有巨大的潜力,中国的发展模式正激励着全世界。”几内亚比绍前总理萨尼亚认为,面对全球性挑战,中共二十大制定的战略部署将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建设开放型经济作出新贡献,为世界发展带来新机遇。

一个不断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承载着各国对全球发展新愿景的期待。

经过持续奋斗,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整体消除绝对贫困,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为各国推动包容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面向世界,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倡导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

“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中国的倡议和理念让发展中国家受益,共同迈向共享的未来。”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对外关系书记辛巴拉谢·蒙本盖圭说。

“没有中国的世界经济将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福祉,也将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进博会为此提供了生动而具体的诠释。”克罗地亚国家石油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达沃尔·什特恩说。

一个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承载着世界对繁荣进步新未来的期待。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的严峻现实,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将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更多正能量。”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表示,期待中国为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新发展,世界新机遇。踏上新征程的中国,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共同努力,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得更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得更活,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不懈奋进,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