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统领和指导工会工作,全面推进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
一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组织劳模宣讲团、职工宣讲团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班组、进网站,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每一个职工,让广大职工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风化人。充分利用工会微信公众号精心打造“指尖上的职工政治课堂”,线上线下结合,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二 要 坚 持 以 职 工 为 中心 ,全 面 提 升 精 准 服 务 水平。常态化开展就业援助服务,在职工服务网等多渠道开设网上就业援助专栏动态发布用工信息。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点关注“八大群体”和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和工作生活状态,指导劳动者和用工单位规范签订用工协议,提供咨询和法律维权服务,加大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调处力度,推动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扎实推进“培训+”服务,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就业人员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按需开展技能培训、提供用工和就业信息。职工大病救助、困难职工子女金秋助学等实行动态监测、“一事一议”。举办劳模电商培训、开展电商直播技能大赛,打造劳模直播电商达人,有效推介当地产品,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推动工会送温暖、金秋助学、医疗互助等服务项目向新就业形态群体和一线职工倾斜。大力开展暖民心行动,在劳动者集中的区域深化“幸福驿站”“阳光家园”托幼托育站点建设,努力做到职工需求在哪里、工会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三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切实解决新业态劳动者入会建会难、基层工会组织活力不足、少数工会干部作风不实和创新力不足、乡镇(街道)工会力量薄弱、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程序繁杂,以及疫情形势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难度加大等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进落实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举措,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深入开展跟着劳模去创新活动,大力加强劳模工匠工作室和劳模工匠助力乡村振兴基地建设。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推进群众性创新活动。强化组织保障,进一步健全劳动领域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加强苗头性风险问题的监测排查和研判,努力防范和化解劳动领域各类风险隐患,从源头上筑牢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防护墙”。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贡献工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