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年利润-1.93 亿元;2016 年实现扭亏;2021 年利润1.55亿元。6年时间,一个曾经濒临倒闭的“烂摊子”企业,经过改革创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究竟是谁书写了这个“凤凰涅槃”的传奇故事?他就是刚刚获得“安徽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淮南东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懋。
淮南东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淮南煤矿多种经营局,2004 年 9 月与淮南矿业集团整体分离;2006 年 1 月,淮南东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2015 年下半年,企业生产经营跌入谷底,债台高筑,人心涣散,濒临倒闭。
2015年8月,李懋被淮南市委市政府任命为东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面对企业生产停滞、资金短缺、市场丢失等重重困难,以及由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不稳定窘境,他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使拥有上万名职工、濒临破产的东辰集团浴火重生,谱写了一曲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临危受命 他是担当有为的“领头雁”
作为淮南市多元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东辰集团拥有22个子(分)公司,产业、产品主要围绕淮南矿业集团煤电主业布局。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经营范围广而不精、经济体量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到2015年下半年,企业不仅管理秩序、经营秩序、稳定秩序严重失控,而且还有高达10亿元的巨额外债、欠发职工8个月的工资、拖欠职工1.18亿元的社保费用和住房公积金,企业濒临倒闭。
针对如此状况,淮南市委市政府极为重视,决定任命李懋为东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当时,对于东辰这个“烂摊子”,没有人会相信它能起死回生。淮南市委市政府任命文件下发后,李懋的许多同事就提醒他:东辰集团积重难返,稍有不慎便会断送个人前程;他的亲人也劝阻他:东辰职工吃不上饭,大规模围堵市委市政府、淮南矿业集团的事时有发生,砍伤管理干部的事件也闹得沸沸扬扬,何必去闯这个“火山口”。
李懋何尝不知道这是一个“烫手山芋”,然而组织的信任、近万名职工的期盼,尤其是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让他毅然决然地挑起了这副重担。
作为东辰集团新上任的党委书记,李懋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极度弱化、党的建设严重缺失、制度形同虚设、管理混乱,是东辰集团陷入危局的根源。因此,他首先把加强党建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党委驾驭全局、引领企业改革发展的能力,切实加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他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淮南矿业集团的支持;召开两级班子见面会、“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报告会、维稳专题会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干部作风和执行力建设,营造清风正气;发扬斗争精神,坚决维护企业核心利益,通过法律途径收回北京木樨园、杭州萧山、马鞍山等地总价值近5亿元的在外资产并陆续处置盘活,收回6家公司丢失多年的煤矸石资源掌控权并实现自主经营;克服一切困难确保职工工资正常发放,按时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社保费用等,切实维护了职工的合法利益。
短短6年时间,东辰集团偿还了巨额历史欠账,经济运行持续向好。2016 年实现扭亏;2021 年,收入由6年前的31.81亿元增至 64.5 亿元,利润由 6 年前的-1.93 亿元增至 1.55 亿元。同时,企业的高速发展赢到了淮南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19年跻身安徽省制造业百强企业,2020 年荣获“全国数字化转型灯塔案例”企业,2021 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李懋先后获评“2017年度安徽省安康企业家”“2019 年皖鲁经济发展十大突出贡献企业家”称号,获得“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连续5年在全市领导干部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与时俱进 他是开拓创新的实干家
东辰集团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历史使命是安置人员就业,长期停留于小打小闹的经营模式;同时生产经营又严重依赖煤矿,所以造成企业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差。
“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只能养家糊口。”在淮南矿业集团工作多年的李懋,对东辰集团下一步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企业要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破除安于现状的‘守摊子’思维定势,敢为人先,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为此,集团先后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外部市场开发的意见》《淮南东辰集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创新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新产品研发、人才引进等配套激励政策,加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开花结果。
淮南是以煤、电为主的重工业城市,是国家十四个亿吨级重点煤炭能源工业基地之一。伴随着煤、电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等煤电固体废弃物。海量的煤电固废物,利用不好会成为制约淮南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若科学合理利用,又可成为淮南战略性新型绿色环保建材产业的重要原料资源。
李懋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谋篇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做大绿色经济。一是实现对煤矸石资源的全面管控,维护了企业核心利益,为变废为宝、绿色发展提供资源保证;二是协助淮南市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宗固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并获批省绿色发展试点示范基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投资10亿元建设重点项目,目前已有3个项目建成投产,6个项目陆续开工。累计投资4亿元用于煤系固废物环保管控体系建设,连续多年在省环评信用体系获良好等级;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践,治理沉陷区近3000亩,建成东辰生态园,挂牌AAA景区。并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化合资公司,启动潘集区 3.2 万亩和八公山区1700亩两个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
与此同时,东辰集团以开放的姿态走出淮南、走向全国,借脑引智打通创新堵点,破解发展瓶颈,连续两年承办中国煤电固废生态治理与循环经济发展大会;与海螺集团、光大集团、浙能集团、农发行、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近20家大型企业集团、金融机构、科研院所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了信息、资源、技术、市场等要素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扩大了东辰经济加入国内大循环的融合度,拓宽了发展空间。
由于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东辰集团工矿产品也由过去的单一本土销售转变为占据国内诸多省市市场,2021年实现外销收入 3.4 亿元。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与国内诸多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已承接或正在洽谈的长三角一体化专业转移投资项目5个,涉及投资金额超过10亿元。
经过几年的持续结构调整,特别是创新实践,东辰集团形成了煤系固废物综合开发利用、采煤沉陷区综合开发利用、工矿产品加工制造与机电设备修理修配、商贸、服务五大产业板块协调发展的崭新格局。同时现代农业、苗木花果种植、水产畜牧养殖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正在成为东辰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高质量发展升级版日臻定型完善。
东辰集团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使企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式转向集约式,从小而散转向专精特新,从低端低能向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目前,集团已有8家公司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57项,其中全煤矸石陶粒系列产品为世界首创。
践行初心 他是职工爱戴的贴心人
作为公司的主要领导,李懋不但对企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对职工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曾饱含深情地说:“六年来,无论是举步维艰的最困难时期,还是爬坡上坎的转型阶段,广大职工始终与企业风雨同舟、休戚与共。他们识大体、顾大局,讲奉献、有担当,全心全意相信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党委决策部署,使东辰集团顺利渡过难关,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正是因为他一直念着职工的好,所以他也一直把职工装在心里。
李懋始终坚持职工至上,六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奔波操劳,舍小家、顾大家,以“小我”成就“大我”,殚精竭虑为企业谋发展,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职工充分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和温暖。企业建立了年金制度,累计投入600 多万元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金秋助学、日常救济、大病救助等活动,成为惠及职工的暖心工程;先后投入上亿元,持续改善生产一线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劳动保护以及职工健康体检;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提高,2021 年与 2015 年相比实现翻两番;常态化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目前企业和谐稳定,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2017年以来,东辰集团连续荣获“淮南市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作为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李懋始终没有忘记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集团先后投入 105 万元定点帮扶东湖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使东湖村实现由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提前完成贫困村出列和贫困户全部脱贫的攻坚目标任务。
以担当诠释忠诚,以实干践行使命。六年多来,李懋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带领东辰人迎难而上、发愤图强,使企业走出了困境,走向了辉煌。(梁作盘 刘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