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11-2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电力赋能助推乡村振兴

    摘要:本报讯“现在可好了,安全隐患消除了,发电量提高了,用电更安全了……太感谢你们了!”11月23日,在六安市金寨县白塔畈镇项冲台区下户线改造施工现场,国网金寨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为该台区更换光伏

  • 小产业带来“大流量”

    摘要:近日,39岁的庐江县汤池镇马槽村村民苏杰正在直播卖鸡蛋,曾是贫困户的他通过养殖产业,成功摘掉“贫困帽”,还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据悉,庐江县持续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等方面入手

  • 怀宁县: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摘要:近年来,安庆市怀宁县着力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银发族”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老年食堂“吃”出幸福滋味临近饭点,怀宁县江镇镇新合村老年助餐点热闹非凡,前来就餐的老年人络绎不绝。餐

  • 热心募捐助患病居民渡难关

    摘要:本报讯今年,亳州市民翟智慧不幸被诊断为白血病,高昂的治疗费让她难以承受。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亳州市高新区第七社区管理中心,不仅远赴天津看望慰问,还主动在辖区内为她发起了爱心募捐,筹得10万元治疗费。2月

  • 警方提醒:世界杯观赛期间,谨防各类诈骗

    摘要:2022卡塔尔世界杯开赛,令全世界球迷为之兴奋,但警方同时也提醒广大球迷:理性观看世界杯,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学习了解防骗招数,以防中招。骗局一:“克隆”网站窃取账户信息“世界杯”官方合作机构会为客

  • 盲人“羊倌”用勤劳双手点亮幸福路

    摘要:初冬时节,寒意渐深。天刚蒙蒙亮,邹新源便叫上老伴刘玉美,拄着拐杖摸索着往羊圈里走去。“咩咩”的声音从不远处传了过来,这里每天有260多只山羊等着他喂养,偌大的羊圈也等待着清扫。今年68岁的邹新源家住宣

放大 缩小 默认

盲人“羊倌”用勤劳双手点亮幸福路

   期次:第7968期   

初冬时节,寒意渐深。天刚蒙蒙亮,邹新源便叫上老伴刘玉美,拄着拐杖摸索着往羊圈里走去。“咩咩”的声音从不远处传了过来,这里每天有 260 多只山羊等着他喂养,偌大的羊圈也等待着清扫。

今年68岁的邹新源家住宣城市郎溪县姚村镇夏桥村团结组,不幸落下视力一级残疾的他身残志不残,坚持自主创业,在河滩上放牧山羊,用坚强和艰辛演绎“稳脱贫、能致富”的佳话。2022年,他被评为“宣城好人”。

盲人创业当“羊倌”

邹新源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日子安稳且幸福。然而,12 年前,他突然感到视力变得模糊,经医生检查,被诊断为视神经萎缩。他先后辗转上海、南京及合肥等地的眼科医院,花去 4 万余元,依旧未能治愈,落下了视力一级残疾。

祸不单行。他的老伴刘玉美又患上支气管炎,需常年吃药,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其家庭 2014 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的窘迫并未压垮这位皖南汉子,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与生活抗争,通过牧羊、养家禽实现了脱贫致富。

2015 年初,经夏桥村干部介绍,邹新源夫妇谋到了一份看护茶场的工作,年薪 6000 元。在他看护茶场的棚舍不远处有条河流,河滩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水草,他便寻思着利用空闲时间和河滩上的水草做点什么事情。养鸡,养鸭,还是养羊?他与老伴商量后决定养几只羊试试。

说起养羊,老伴刘玉美起初还有些顾虑:“我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种田种地,顾不得帮你,你一个盲人,怎么能管得了一群活蹦乱跳的羊!”邹新源说:“试试看吧,我有盲杖,还有看家狗作牧羊犬,给头羊挂上铃铛就能听到声音,再训练好头羊,你抽空协助协助我,应该是可以的。”

说干就干,2016 年 2 月,邹新源凑了 5000 元现金,从姚村镇罗家冲一次性购买了大小山羊 5 只,正式在河滩上养起了羊。

干群帮扶暖心窝

“一路走来,还是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不然日子可真难了。”邹新源说,镇、村干部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为夫妇俩申请了“低保”帮扶,让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了基础保障。

得知邹新源准备养羊后,时任夏桥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的胡华胜前前后后帮助邹新源夫妇申请了 3 万元小额贷款。“胡书记帮了我们不少忙,我们的羊崽子是他帮忙联系购买的,他说要是以后卖不掉了,还可以找他。”邹新源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虽然总体上还算顺利,但是也有遇到麻烦的时候。在邹新源牧羊的第二个月,一只母羊腹泻身亡。

伤心之余,邹新源打电话向姚村镇妙泉村养羊大户倪水刚求助,倪水刚及时指导他用药打针,将另外两只腹泻山羊治愈。该村书记知悉后,立即联系镇防疫站,工作人员李德华骑车上门为每只羊打了防疫针,并跟踪做好相应服务。

2019 年,邹新源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再购买一些山羊,但由于资金短缺,迟迟未能达成心愿。得知这一情况后,夏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国燕主动帮忙联系郎溪县农村商业银行,为其提供金融扶持。郎溪县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上门为他办理了 2 万元的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邹新源夫妻俩艰苦奋斗、不等不靠,凭自己的双手早早地脱了贫,是夏桥村的好人典型。我们经常上门走访,了解其山羊养殖情况,有什么困难,总是想着法子帮忙解决。”胡国燕说道。

日子红火有奔头

几经努力,现在邹新源的羊圈里已经圈养了260多只山羊。羊多了,邹新源一个人忙不过来,老伴刘玉美便成为牧羊搭档,夫唱妇随发“羊”财。

“大家给了我这么多帮助,我们自己更要努力生活才是。”除了放羊、打扫羊圈之外,邹新源还勤于向其他养羊户学习,不断积累养殖经验,他养殖的山羊一年比一年多,利润也开始逐年增加。“去年年底羊的价格还可以,我赚了几万块钱。”他笑着说道。

收入增加了,日子好过了,可邹新源的生活很节俭,从来不铺张浪费。在牧羊的基础上,他还养了近百只鸡、鸭、鹅,年收入也由起初的几乎为零增加至如今的3万元左右。

不仅如此,邹新源在生活中还乐于助人,有咨询养殖山羊的人他都热心提供养殖经验,与邻里之间相处友好,互帮互助,同村人谈到他都纷纷竖起大拇指。“现在日子好过了,儿子女儿靠着手艺生活得越来越好,孙子和外孙也都很听话,我们老两口趁还做得动,再干个几年,生活有奔头的嘞。”他说道。

青山绿水之间,一只只白绒绒的山羊欢快地啃着鲜嫩的水草,“咩咩”地呼朋引伴;牧羊犬相伴,拄着盲杖的羊主人邹新源立在羊群前,用勤劳的手描绘着增收致富的幸福图景。(王肖肖 余克俭)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