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按需点菜避免浪费,餐桌下做好分类让厨余垃圾最大化利用。今年以来,合肥市蜀山区延伸“文明餐桌”,进一步规范管理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工作,把餐饮企业垃圾分类工作落在实处,全力守护辖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最近,蜀山区青阳路上的阿豪龙虾门口干净了不少,以往门口破损的垃圾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餐厨垃圾专用桶。“我们店的餐厨垃圾桶经常破损,搞得地面油迹斑斑。”阿豪龙虾负责人说,“这次街道给我们免费更换了垃圾桶,还是蛮暖心的。”
原来,西园街道城市管理部近期在开展厨余垃圾分类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青阳路多家餐饮店铺餐厨垃圾专用桶存在破损、丢失的情况,对垃圾清运和分类造成了一定影响。
据介绍,青阳路是一条特色美食街,沿街商铺众多,人流量较大,是厨余垃圾的产出大户。为了延伸“文明餐桌”,让文明风气贯穿餐饮始末,西园街道联合青阳路自治商会向区城市管理局垃圾分类监管中心申请了首批 50 余个餐厨垃圾分类专用桶,免费发放给餐饮店铺,保障餐厨垃圾收运持续正常运行,目前已累计发放100多个。
常态化开展餐厨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以来,西园街道已与 187 家餐饮店铺签订了厨余垃圾收运合同,其中 100 余家已启动了收运厨余垃圾工作。街道还积极联系第三方资源油水分离器厂家,免费为各厨余垃圾产生单位定制油水分离器60余个、隔油池10余个。同时,通过派发宣传册页向沿街餐饮店铺普及垃圾分类小知识,动员餐饮店铺做好文明餐饮、厨余垃圾分类。
根据统计,蜀山区各商业综合体餐厨垃圾日产量110多吨,高峰期达135吨。这一数据比2015年启动餐厨垃圾分类时多了九倍。“这说明市民、商家的餐厨垃圾分类意识提高了很多。”蜀山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分类后的餐厨垃圾,如剩菜剩饭、瓜皮果皮等变废为宝,其中易腐有机成分可以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产出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