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 月 18 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 年,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7530.6亿元人民币,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4763.7 亿元,进口 2766.9亿元。
据合肥海关关长辛建民介绍,2022 年,我省进出口总值排名中部第2位、中西部第4位、全国第13 位,位次均与上年持平;分别占全国外贸总值的 1.8%、长 三 角 地 区 的5%、中部六省的 19.9%。合肥、芜湖和铜陵分别进出口 3610.9 亿元、907 亿元和653.8亿元,三地市合计 占 全 省 外 贸 总 值 的68.7%。全省16个地市中,有12个外贸保持正增长。其中,安庆、池州、芜湖、宣城和淮南进出口增幅超2成,分别增长63%、23.7%、21.8%、21.5%和21.3%。
2022 年,我省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增势良好。机电产品出口 2994.9 亿元,增长 18.5%,占出口总值的 62.9%。其中,笔记本电脑、汽车和太阳能电池分别出口 460.2 亿元、327.4 亿元和 238.8 亿元,分别增长 24.4%、104.6%和 52.9%。高新技术产品出 口 1339.7 亿 元 ,增 长10%。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689.9 亿元,增长7.8%。其中,塑料制品、家具及其零件和玩具分别出口 124.9 亿元、83.3 亿元和 47.2 亿元,分别增长14.9%、15.2%和4.5%。农产品出口117.3亿元,增长15.3%。其中,蔬菜及食用菌、罐头和水产品分别出口 8.5 亿元、7.6 亿元和 4.4 亿元,分别增长20.1%、29.5%和73.8%。
我省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呈增长态势。2022 年,机电产品进口 1079.9 亿元,增长3.2% ;高 新 技 术 产 品 进 口 941.2 亿 元 ,增 长2.7%。农产品进口355.8亿元,下降5%。
2022 年,合肥海关聚焦我省科研机构、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实际需求,主动作为,充分释放政策叠加效应,服务安徽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在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合肥海关为托克马克核聚变等国家大科学装置项目提供“一对一”咨询支持,开辟减免税审核绿色通道,对 355 批次实验室急需进口设备物料“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全省17.85亿元进口科研仪器办理减免税手续,有力保障项目进度;积极落实新型显示等产业进口关键设备增值税分期纳税优惠政策,为 5 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办理缓交税款71.56亿元,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超4亿元。
在提升新兴产业生产所需电子化学品通关速度方面,合肥海关优化光刻胶进口监管模式,通过“口岸海关验核+属地海关送检”协同处置,缩短货物在口岸的停留时间约15天;与合肥市共建电子化学品实验室,实现相关检验检测本地化,降低高新技术企业通关时间成本。
此外,合肥海关还持续扩大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应用范围。继续深化与海关总署相关司局、上海海关等口岸海关联系,组织开展 5 轮试点企业和备案商品风险评估和扩容调整,将“口岸外观查验+目的地综合处置”两段式布控协同处置机制适用范围扩大到企业集团、海运以及出口等环节,有效解决高新技术货物不能在口岸开拆查验的实际困难,全年保障18家高新技术企业共2.38亿元进口设备及时投入研发生产。 (本报记者 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