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2-0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流浪地球2》再度引爆“科幻”话题

    摘要:《流浪地球2》依旧是人类大团结和大联合这个主题。其故事线分为三条明线推进:航天员刘培强线、数字世界架构师图恒宇线、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线。三条线并行不悖,共同推动剧情发展。还有一条暗线:人工智能MO

  • 七律·癸卯立春

    摘要:寒过三冬势已减,东风渐起暖云霄。山林几处添新绿,细雨连番涨野桥。久宅方知天地阔,欲行不顾路途遥。忽闻高速长龙过,烟火人间又弄潮。

  • “国乐印象”合肥新春音乐会

    摘要:本报讯2月4日晚上,合肥民族乐团演出的“国乐印象”2023合肥市民族管弦乐新春音乐会在合肥大剧院音乐厅奏响。本场音乐会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主题,汇集了中国经典民族音乐作品,凸显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传统民族

  • 休宁鱼鳞图册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摘要:1月12日,国家档案局公布了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评选结果,共有55件(组)档案文献入选,由安徽省休宁县档案馆等联袂申报的《鱼鳞图册》名列其中而正式成为“国宝遗产”。加上此次同时入选的徽州文

  • 马鞍山:团团圆圆庆元宵

    摘要:本报讯2月1日上午,马鞍山市花山区解放路街道王家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动脑猜灯谜巧手做花灯团圆包汤圆”活动,喜迎元宵节的到来。志愿者指导儿童制作出一盏盏元宵灯笼,社区居民带领孩子猜灯谜,退管中心

  • 黄山:民俗送福暖人心

    摘要:本报讯2月1日,2023年黄山市黄山区浦溪河休闲文化旅游节暨非遗民俗节在浦溪河日月广场盛大开幕。本次活动是近三年来开展的一场集民俗展演、戏曲演出、美食品鉴、为企服务、综合宣传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化活

  • 合肥:快乐健身迎新春

    摘要:本报讯2月5日,2023年合肥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线下赛拉开序幕,定向赛作为首场比赛在大蜀山名人广场火热开赛。本次定向赛共有近600人参加,设有亲子组、青少年男子组、青少年女子组、大众男子组、大众女子组5

放大 缩小 默认

休宁鱼鳞图册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期次:第8013期   

1 月 12 日,国家档案局公布了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评选结果,共有 55 件(组)档案文献入选,由安徽省休宁县档案馆等联袂申报的《鱼鳞图册》名列其中而正式成为“国宝遗产”。加上此次同时入选的徽州文书精品《徽州谱牒》,以及此前已经入选的《明代徽州土地产权变动和管理文书》《明代徽州江氏家族分家阄书》,黄山市成为该项目全国地级市申报成功数最多的城市之一。

“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由于绘出的田亩图形“形若鱼鳞”,又装订成册,因而这些小册子被称之为“鱼鳞图册”。

“鱼鳞图册”对于中国土地制度史等领域的研究,对于中国古代反腐文化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朱元璋与“鱼鳞图册”

1368年,朱元璋在取得全国政权正式建立明朝之后,洪武元年伊始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普查户口,建立“黄册”制度;丈量土地,编制“鱼鳞图册”。

元末之际,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无非就是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当上皇帝后不久,朱元璋发现许多富民隐瞒田产、逃避徭役,因而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土地赋役制度改革。这位出生于安徽凤阳的“和尚皇帝”明白,封建政权的基础是土地和人民。于是,他在继承宋元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范围的“黄册”和“鱼鳞图册”的编造措施。朱元璋建立两册(“黄册”和“鱼鳞图册”)的目的,是对人口和土地进行大清理,打击地主富豪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徭役,是朱元璋发明的一大反腐力举。

与“鱼鳞图册”相辅而行的还有“黄册”,即户口登记簿。前者以田为母,以人户为子,用于稽查田亩编号四至等;后者以人户为母,以田为子,用于定徭役、征赋税。两者互相印证,“相须而不可无”,同为封建国家征收赋役、管理土地民户的依据。

据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栾成显在《明代黄册研究》中写道:“黄册”十年编造一次,以户为主,详载各户的人丁与产业结合状况,凡属同一业户的坐落不同的土地皆登载于“黄册”中,官方即以此定户等,以户等征派徭役。可以看出,“黄册”制度的重点在“人”。而与之相配合的,则是以“地”为重点的“鱼鳞图册”制度。

休宁的“鱼鳞图册”

在休宁县档案馆的历史档案陈列室中,各种颜色发黄,透着墨香的书纸册薄,琳琅满目,其中尤为瞩目的是一种呈鱼鳞状的古代图册,这就是卷帙浩繁多达 1153 卷的“休宁鱼鳞图册”。图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就像一片片鱼鳞,鱼鳞图册由此得名。

清初,王公贵族的圈地、“三藩”霸据及鼓励地方乡绅垦荒的政策,客观上造成了土地兼并。于是清朝顺治四年(1647)和康熙二年(1663)再度重新编造,补造鱼鳞图册,现存“休宁鱼鳞图册”就是这一时期编修的,在以后的土地赋税管理中起了巨大的作用,被后人精心修补,妥善保存,一直使用到民国末期。

“休宁鱼鳞图册”,在县城4隅以天干编号,都图则采用“千字文”编号,开本大小不等,内容、格式亦有细微之异。图册载明了所有田亩方圆、四周界至、土地沃瘠、户主姓名以及日后使用过程中 300多年来的业主变化、挂税转移记录。它在承认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要求业主按亩纳税,凡图册上的土地买卖,要向地方政府办理田赋过割手续,因而记录的内容相当详细。

“休宁鱼鳞图册”真实反映了徽州私有土地管理中的土地转让、租佃、买卖、课税等关系,是研究徽州当时农村经济状况、农业荒垦政策、水利灌溉、土地测绘和田地转移频率节奏的依据,也是研究徽州商业和徽州农业之间关系的有力佐证,同时,它还是人类历史记忆的共同遗产。

(江志伟/文 汪苹/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