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2-2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树牢“两心”理念把握“两力”目标坚持“42101”重点工作格局忠诚履职积极作为奋勇争先推动全省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摘要:本报讯2月19日至20日,全省工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暨工作务虚会在巢湖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总结回顾2022年工会工作,认真研究谋划2023年任务。省总工会党组书记、

  • 摘要:◆《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中管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京举办,蔡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借培训之名组织公款旅游典型问

  • 省总领导带队调研评估非公党建工作

    摘要:本报讯根据省委非公工委关于开展2022年度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调研评估的统一安排,2月13日至16日,省委非公工委委员,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阮怀楼带队赴省“小个专”综合党委和六安市开展202

  • 驶入春天

    摘要:2月19日,一列高铁从合肥市政务区匡河岸边的梅林花海驶过,景美如画。眼下,合肥市匡河沿岸的梅林花儿陆续绽放,白的如雪、粉的似霞,清香扑鼻,成为了当地热门的春景打卡地。左学长/摄

  •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知识50问》之三十三

    摘要:问:如何确保职工教育经费落到实处?答:《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完善经费投入与监督制度,允许企业培训费用列入成本并按规定在税前扣除。加强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是发

  • 省总工会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举办

    摘要:本报讯2月13日至17日,省总工会机关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全面深入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省总工会党组

  • 霍山:一方山水兴一方产业

    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六安市霍山县坚定“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将绿色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大别山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标杆,让“两山”转化成果更多普惠于民。好山出好物“出霍山,

  • 能工巧匠传绝活

    摘要:2月20日,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运输区能工巧匠姚运武(右二)正向工友传授维修电机车电路板故障的绝活。近年来,该矿持续开展能工巧匠评选活动,不断挖掘技术能手,并通过“师带徒”、微课堂等形式培养更多的能

  • 内地与澳门签署驾驶证互认换领协议

    摘要: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任沁沁)记者20日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近日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内地与澳门驾驶证互认换领协议,协议将自2023年5月16日起生效。根据签署的驾驶证互认换领协议,内地与澳门

放大 缩小 默认

霍山:一方山水兴一方产业

   期次:第8023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六安市霍山县坚定“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将绿色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大别山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标杆,让“两山”转化成果更多普惠于民。

好山出好物

“出霍山,无米斛”——这是霍山人民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书中对霍山石斛的描述是“形短祇寸许,细如灯芯,色黄青、咀之味甘……”因其功效素有“中国九大仙草之首”的美称,也被称为“千金草”“软黄金”。

独特的霍山气候和环境,为霍山石斛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霍山石斛日渐成为闻名全国的县域特色支柱产业,更是霍山践行“两山”理念、转化“两山”成果的典型。

“改革开放后,霍山石斛的开发利用经历了种源保护、技术突破、产业化发展三个阶段。”据霍山县中药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业才介绍,霍山还成立了大别山霍斛科技公司,着力打造霍山石斛品牌,以品牌建设和文化引领助力霍山石斛产业化步伐;建立霍山石斛种植资源基地,打造霍山石斛研学基地,并建设了霍斛百草园,通过人工组培的方式科学育苗,每年可培育种苗数万株。

随着霍山石斛的产量与规模不断提升,其产业化发展正迈入快车道。作为县域特色产业,截至 2022 年底,全县霍山石斛种植面积达 1.52 万亩,从业人员 1.2 万余人,总产值达约40亿元。

此外,通过产学研合作,霍山先后开展了霍山石斛种源保护、种苗组培、药理药效应用、产品研发、标准研制、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霍山石斛产业已拥有植物新品种6个。

产业兴,则县域兴。霍山立足县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抢抓“六安茶谷”“江淮果岭”“西山药库”等发展机遇,重点围绕茶叶、石斛、毛竹、艾草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切实让特色产业转变为生态经济。

好水产好业

水孕育万物,滋养百姓。霍山在践行“两山”理论的过程中,尤其注重水源地保护。霍山先后关停涉污企业31家,取缔河道采砂、石材加工106处;规定水库上游10个乡镇不得建设任何工业项目,所有工业企业必须入园;投入5亿元开展库区综合治理,拆除网箱2.8万只,销毁船只2100只;在全省率先实行县级库区水上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有效破解了多头管理、“九龙治水”问题。佛子岭水库群水质常年保持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霍山被评为“中国好水”优秀水源地。

利用霍山优质水资源,安徽迎驾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中国好水搬运工”的精神,坚持水源地建厂、灌装,并始终致力于水源地的保护,将真正的中国好水搬运至千家万户。

近日,记者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从吹塑、灌装到包装,全部都是机器完成。“这条生产线,每秒钟可以生产13瓶矿泉水。”公司副总经理袁恒青介绍道,公司年产水100万吨、饮品10万吨。

目前,迎驾山泉有“迎驾山泉系列、竹根剐水系列、膳食纤维饮品系列、零零茶系列、苏打水系列、迎驾霍斛系列、母婴水系列”等七大系列四十余个产品,产品远销沪皖苏豫等十余个省、直辖市。袁恒青表示:“2022 年,集团营收达到70多亿元,对全县的利税达到17.8亿元。”

用绿色为工业升级,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霍山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调转促”步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积极培育水饮品及食品酿造、高端装备制造、光源电器、竹材加工、中药现代化等 5 个百亿产业集群。其中,霍山县两大主板上市公司应流集团和迎驾集团,总投资 40 亿元的应流产业园、总投资 20 亿元的迎驾野岭产业园部分建成投产。

一方山水孕育一方产业。霍山依托绿水青山,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拉动了一方经济发展,富裕了一方百姓。

(本报记者 胡佳佳)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