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 月 6 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一改两为”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优化营商环境支撑作用,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今年起,我省企业在申请上市、融资、评优评先等事项中,通过“信用安徽”网站、“皖事通办”平台等免费申请获取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版)(以下简称信用报告),代替赴多部门办理法院执行、发展改革、教育、科技、经济和信息化等 40 个领域无违法违规证明,以“1 份信用报告代替 40 个部门证明”,实现“企业开具证明少跑 40趟”。企业信用报告查询系统全面接入“皖事通办”平台、政务服务窗口、一体化智能自助终端等,为企业提供“网上办、随时办、实时办、免费办、无感办”信用报告服务。
据介绍,近年来,我省高标准建成安徽省大数据平台,构建了全省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交换“总枢纽”、数据共享“总调度”和数据服务“总门户”。目前共归集汇聚数据 2492 亿条(其中省级 932 亿条),数据累计共享调用 1200 多亿次,政务数据已实现“应归集尽归集、应共享尽共享”。其中“互联网+监管”信息、纳税信用登记信息、企业开办信息等公共信用相关数据归集共享,让企业群众公共信用信息核查更加便捷,有效支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时,我省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皖事通办”平台,接入了便民利企服务,在“皖事通”App、安徽政务服务网、一体化自助机等渠道打造了公共信用专区,推出了公共信用报告、信用修复、异议处理等一系列信用相关服务。企业很方便在“皖事通”App、安徽政务服务网、一体化自助机,查询下载“公共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版)”。
下一步,我省将加快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建设,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导向,深化数据归集共享,提升数据供给质量,同时结合三端能力提升工程,在“皖事通”“皖企通”打造“千人千面”的个人空间和企业空间,推出“我的信用中心”,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主动、更加个性、更加智能的信用服务。(本报记者 余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