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推动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省将深入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提出在未来五年内,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营业收入“两翻番”目标,即2025年比2020年翻一番,达到6.5万亿元左右;2027年比2022年翻一番,达到8.5万亿元左右。
据悉,2022 年,我省大力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全省工业经济呈现总体平稳、趋势向好的发展态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4.9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1%,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1.5%,新开工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56个,其中百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个;技改投资增长 21.3%,居全国第 5、长三角第 1、中部第 2 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036 户,比上年同期多增 318 户,创十年新高;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56 家,超历年总和;汽车产量 174.7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 52.7 万辆,均创历史新高;争取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2.2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今年,全省经信系统将围绕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组织开展工业稳增长、优势产业壮大、数字赋能、优质企业引育、科技产业协同创新、质量提升、绿色发展、降本增效“八大行动”;实施工业稳增长行动,落实包保服务、要素对接、政策落地、升规纳统、助企解难五项行动,常态化、点对点开展企业走访帮扶,以实际行动抓好工业稳增长;实施优势产业壮大行动,着力打造万千亿产业体系锻长板,推动装备制造业营收向万亿元冲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突破50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200项以上;实施数字赋能行动,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 100 个、典型示范园区20个,培育数字领航企业、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0家,推广工业机器人1万台,争创一批国家级典型示范;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引育行动,争取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600 家以上、冠军企业 100 家以上,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0 家以上;实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行动,培育省制造业创新中心10个以上,实施100个以上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 340 个以上;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0个、省级新产品500个以上、“安徽工业精品”100 个以上,“三品”示范企业 100 家以上;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培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0家、省绿色工厂80家以上,争创国家级绿色工厂20家左右、绿色设计产品50个左右;实施降本增效行动,纵深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扩大“亩均英雄贷”覆盖面,发放“亩均英雄贷”2000 亿元以上。(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