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年,马鞍山市总工会在省总工会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总工会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省总工会机关各部室的 悉 心 指 导 下 ,紧 紧 围 绕 省 总 工 会“42101”重点任务和劳动领域维护政治安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重点工作,谋篇布局,用劲发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政治引领开新局
全市各级工会以迎接和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赴基层宣讲、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心组学习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工会干部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
以迎接和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市总工会举办全市职工演讲、摄影书画作品征集等各类主题活动 370余场次、劳模工匠“五进”宣讲近百场次,并在微信公众号开辟“劳模工匠说”“每日问答”等专栏,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高质量承办“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安徽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说诗词创作大赛颁奖仪式,97.8 万人次在线观看参与互动。
此外,市总工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借鉴江苏省镇江市总工会、上海市奉贤区总工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等先进经验,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研学+疗休养”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探索劳动竞赛、技术交流一体化,积极参加长三角首届新江南文化艺术节系列职工文体活动,选送一批摄影、微视频、阅读作品获奖。
扎实做好民生事
2022 年,市总工会累计帮扶困难职工 846 户,发放救助金 546.01 万元,其 中 争 取 中 央 财 政 帮 扶 资 金 280 万元,省财政帮扶资金 107 万元(帮扶资金的使用量同比去年增长 34%,帮扶户数增多 25%);开展“两节”送温暖工作,筹集使用送温暖资金 841.93 万元,慰问困难职工 1.37 万人次,做到应帮尽帮;全年慰问患病住院会员 8000 余人,发放慰问金 70 万元。
为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市总工会持续做好小微企业纾困解困工作,对已缴经费的494 家 小 微 企 业 全 额 返 还 工 会 经 费398.65万元,为28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免房屋租赁租金173 万元。全市各级工会为职工采购市脱贫地区农产品和服务近千万元,进一步深化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为服务创业城市建设,助力“立马创业”,市总工会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带动200多名困难群体实现就业,放心家政行动为1000余名家政人员提供了免费培训。
市总工会还进一步完善工会网上普惠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关注数达24.9万人,普惠活动线上一键预约、线下资源共享,全年开展各类线上活动51场次,投入资金58.2万元,惠及职工10.88万人次。
打造人才新高地
目前,全市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 94.5 万人,技能人才达 34.8 万人。市总工会推出一揽子措施,为打造长三角“白菜心”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市 总 工 会 精 准 开 展 职 业 技 能 培训 ,三 年 来 全 市 累 计 拨 付 培 训 经 费9000 余万元,惠及 27.4 万人;探索建立产业工人职业与职务晋升“双通道”,马钢集团公司、市供电公司等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工人”“首席技师”等职衔,给予模拟年薪和津贴待遇。
市总工会紧扣市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以“建功马鞍山·筑梦长三角”为主题,在宁马城际、巢马高铁等重点工程,成功举办2022年全市工会“劳动竞赛季”及第七届职工劳动竞赛系列比武活动,涵盖132 个项目(工种)场次,较上年度增长36%,参赛职工 12.87 万人次;同时,组队参加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全省中药炮制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多项省级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工会建设谱新篇
市总工会会同市委组织部在全省率先开展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工共建劳动竞赛;制定《马鞍山市民营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培育市级非公企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9 个;命名表彰市模范职工之家(小家)101 个,优秀工会工作者 77 名;命名市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个人 30 名,先进单位20 个;评选推荐省级先进个人 3名,先进单位7个。
市总工会先后2次召开市推行厂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修订印发相关工作规则,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细化任务分工,全市 100人以上已建非公企业厂务公开、职代会建制率达96%以上。
2022 年,全市新增基层工会组织317家,完成省总工会年度下达任务数的300% 以 上 ,新 增 工 会 会 员45832 人,超额完成省总工会年度下达任务数。
此外,市总工会还在全省创新建立工会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联合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举办全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专题培训班,形成了一批制度,推广了一批经验。
精准服务新业态
市总工会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规范管理的(暂行)办法》,安排120万资金激励全市541个村、社区普遍建立区域性工会联合会,兜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目前,全市已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390家,吸纳会员6万余人。
市总工会领导班子带队走访慰问快递员、大货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近千名,并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问卷调研,发放调研问卷1500余份,因地制宜推出服务项目;推动集体协商工作提质增效,指导危化品运输行业、健身行业等成功签订集体合同。
送温暖、送清凉等工会服务项目惠及 3 万名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群体,累计投入资金100 余万元。市总工会还联合市交运局开展“同心抗疫情勠力保通畅”志愿活动,在高速卡口疫情查验点,为大货车司机赠送“爱心餐”,同时,持续推进“司机之家”“快递之家”等服务阵地建设,在全市32家快递末端站点投放饮用水、创可贴、防暑降温药品等。(马工宣 本报记者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