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3-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世界睡眠日”健康教育进校园

    摘要:3月20日,安庆市龙眠街道东盛村妇联以3月22日“第23个世界睡眠日”为契机,组织医护人员及巾帼志愿者走进辖区内学校和幼儿园,开展“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为主题的睡眠知识宣传活动,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

  • “把脉”供电设备确保稳安保供

    摘要:日前,中煤新集楚源新源公司一区组织机电维修工对重点区域供电设备进行定期点检“把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保质保量完成矿井供需,为公司能源保供护航。朱宗楠/摄

  • 长三角多起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被处罚

    摘要:在乘坐动车组列车时抽烟,在铁路沿线放飞无人机,失管塑料薄膜等轻飘物缠挂接触网……今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已发生多起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典型案例。记者近日从上海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获悉(下简称上海铁路安监办

  • 省机械冶金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摘要:本报讯3月18日,省机械冶金工会认真落实省总工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大会部署,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研究部署在全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邀请全国人大代表

  • 春耕忙万亩稻虾共作“旺”起来

    摘要:春来人勤早,备耕正当时。3月14日清晨,在天长市大通镇便东村稻虾共作基地,基地负责人、天长市稻虾产业协会会长、便东稻虾共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卞惠德划着小船,正忙着给小龙虾投放饲料。他一边穿行在连片的水田

  • 合肥供电公司:12345热线供电服务分中心实现市县全覆盖

    摘要:日前,合肥地区第六家12345热线供电服务分中心在庐江县供电公司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合肥地区12345热线供电服务分中心在安徽省内首个实现市县全覆盖,将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24小时更加优质、便利的服务。9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耕忙万亩稻虾共作“旺”起来

   期次:第8045期   

春来人勤早,备耕正当时。3 月14 日清晨,在天长市大通镇便东村稻虾共作基地,基地负责人、天长市稻虾产业协会会长、便东稻虾共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卞惠德划着小船,正忙着给小龙虾投放饲料。他一边穿行在连片的水田间,一边在心 里 盘 算 着 今 年 稻 虾 共 作 的“ 钱景”。

“再等六七天,待第二批小龙虾养得再肥一些,就能上市卖个好价钱啦。”卞惠德信心满满,他们基地近3600亩虾田,预计今年能收获小龙虾30多万斤,按均价每斤18元,仅龙虾产值就可达600余万元,比单种水稻每亩净增收2000多元。

“去年 10 月下旬收完秋稻,基地就组织人手整田、放水、栽草、投放虾苗,赶在春节期间第一批小龙虾上市,一直收到 6 月初结束,刚好赶上插秧种稻,咱再进行‘稻、鱼蟹’种养。”卞惠德还告诉笔者,基地大力推行“稻+虾+鱼+蟹连作”绿色种养模式,“年底前,鱼蟹上市又能实现增收,达到一水多用、一田三收的种养效果。”

卞惠德说,稻子收割后,秸秆在水田里腐烂发酵,能提高稻水体肥力,给新一季的龙虾苗提供生物饵料。便东村稻虾共作基地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鼓励农户以稻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采用生态养殖、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水稻虾共作、稻鱼套养,实现“田面种稻、虾粪肥田、稻虾共作、稻鱼套养”的新型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达到农户分红、就近就业目标。

“由于基地施用的是稻虾专用肥,种养全程几乎不用农药,产出的稻谷品质好、虾鱼蟹鲜美,经济效益自然可观。”卞惠德介绍,得益于这种循环生态养殖模式,预计他们基地今年水稻产量可达 217 万公斤,加上龙虾、鱼和蟹收入,种养基地纯收入将超过1100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天长市大通镇大力发展稻虾共作产业,全镇开发稻虾产业超过 2 万亩,其中核心区 1.8 万亩,创建了以便东村稻虾共作基地为核心的“万亩稻虾共作示范园”。自 2020 年 3 月,卞惠德担任天长市稻虾产业发展协会会长后,他和詹家国、詹爱国、佘汝标等 10 多个种养骨干抱团合作,带动周边和附近镇村3500 余个农户从事稻虾共作产业,其中脱贫 户 110 余 户 ,走 出 了 一 条 产 业 旺、生 态美、致富快的产业富民路。

“我镇专门成立‘稻虾综合种养领导小组’,镇干部分片包保 9 个村、3 个社区,村、社区干部进组入户宣传发动,动员农户流转土地,发展稻虾共作产业。”大通镇副镇长杨涛介绍说,截至目前,该镇流转土地 28000 亩,稻虾共作 100 亩以上的连片种养户 60 户,现有从事稻虾共作合作社 18 个、家庭农场 28个、专业大户 35 多个,镇里还对连片种养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给予优先保障。(宣金祥 叶翠 单传佳)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