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蚌埠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的“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三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系统服务提升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最高追求,把实现群众安居梦作为终极目标。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住房公积金“最多跑一趟”服务和“跨省通办”、长三角住房公积金协作机制等一系列助企便民新举措,努力提升住房公积金服务水平,助力群众实现安居梦。
蚌埠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蚌埠中心”),紧紧围绕“住有所居”的工作目标,认真履行职责,通过加大归集力度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等途径,拓宽资金使用渠道、强化制度优势和保障力度,使得蚌埠市住房公积金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蚌埠中心连续多年在市政府目标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先后荣获全省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单位、安徽省政务公开(办事公开)示范点、安徽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同时,蚌埠市住房公积金业务服务中心也先后荣获国家级“巾帼文明岗”、安徽省住建系统文明服务窗口、党员先锋岗、学雷锋示范岗等荣誉。
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归集扩面力度,扩大制度覆盖面,推动归集、支取、贷款业务指标稳步增长。截至 2023年 2 月底,全市归集余额达 115.58 亿元,贷款余额达82.46亿元,结余资金达23.12亿元。为全市8.22万户家庭申办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贷款额达176.46亿元。
高效快捷“就近办”家门口的服务不打折
认真贯彻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目标要求,切实把改作风转化为便民、利民、惠民的实际行动。
前不久,市民张先生,如愿以偿地购置了一套改善型住宅,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手续,“在家门口的银行网点,只需提交一份个人相关信息和一份《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表》,就可‘就近办’理,不必跑许多冤枉路了。这次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就近办和省心办’的快速高效和便捷。这不仅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也为我们节省了不少的精力。”张先生如是说。
为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偏远单位以及基层缴存职工的“急难愁盼”等实际问题,早在 2022 年 6 月,蚌埠中心就推出“住房公积金一站式协作专窗”的构想,主动与中国建设银行蚌埠市分行联合设立首批协作办理网点,就近受理偏远单位和个人缴存业务。截至今年 3 月,蚌埠中心已经与工商银行蚌埠分行、农业银行蚌埠分行、交通银行蚌埠分行、中国银行蚌埠分行等多家商业银行开展深入合作,在全市共开设 36 个“金银协作一站式服务专窗”,安装了 17 台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自助设备。涵盖查询、缴存、提取、贷款等 39 项业务,在加快就近快速受理的同时,蚌埠中心还不忘服务质量的提升。目前,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办结时限压缩在 10 个工作日内;组合贷款业务办结时限压缩在15 个工作日内。
线上线下同服务“放管服”改革跑出“加速度”
围绕“依法缴存、扩大覆盖、安居圆梦”的理念。蚌埠中心全方位、多渠道推出了住房公积金便民举措,打破原有受地域限制、距离障碍,由以前的“一城专办”升格为长三角协办、跨省通办、全国通办的新格局。
市民王先生在蚌埠工作多年,住房公积金一直在蚌埠中心缴存。自从孩子在南京读大学后,去年,王先生就开始萌生了在南京买房的念头。为了缓解购房资金的压力,王先生向蚌埠中心递交了公积金提取的申请,令王先生意想不到的是,不到两天的时间,他就收到提取额到帐的通知。王先生高兴地连声说,“我是异地买房,本来以为要提供各种证明材料,至少得南京、蚌埠两地来回跑好几趟才能办成,没想到在老家这么快就办成了。”
原来王先生的惊喜,是得益于蚌埠中心在市县住房公积金网点设立的“跨省通办”服务专窗通道。据了解,像王先生有异地购房需求的缴存职工,只要向全市任意一个“跨省通办”服务专窗递交相应申请,就可以通过住房公积金监管平台完成信息互通互认协办,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实际问题。
自蚌埠中心设置长三角一体化和“跨省通办”业务专窗以来,先后开通住房公积金异地购房提取、异地转移接续等 8 项高频次“全网跨省通办”业务。此外,住房公积金汇(补)缴、提前偿还公积金贷款、还贷提取、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封存(启封)、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冲还贷等多项业务,也如期实现了“一网通办”。
截至目前,蚌埠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422户,共1.32亿元。先后为全市三县六区1825名职工办理通缴通取达7016.71万元。
强化线下标准服务意识,将原来单一的办事窗口升格为综合柜员岗,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提供“四个一”(即,一次性告知、一个窗口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的标准化服务。
借助单点登录电脑终端或手机客户端、验证兑现、数据实时推送,依托“互联网+住房公积金”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减材料、优流程,打破数据壁垒,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切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多项业务“一证通办”“网上办”“掌上办”。
此外,蚌埠中心为落实省政府的有关部署,将 12329 服务热线,并入12345政务便民热线,实现双号运行,目前,“互联网+”服务渠道,12329 热线、短信平台、网上办事大厅、综合柜员、就近办专窗、自助终端等日渐完善,“线上线下”立体化“智慧公积金”服务体系已经构建,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多样化沉浸式体验。
为民为企办实事 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蚌埠中心围绕“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三个关键点,提振争先进位“精气神”,全力优化服务“加速度”,聚焦便民利企“出新招”,当好群众的勤务员、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努力把涉及群众和企业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实办好。
为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优势,蚌埠中心通过调整高层次人才贷款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引进专技人才,先后为65位博士,提供公积金贷款达2710万元。
通过加强与市税务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单位数字信息的联动。在企业注册登记开办时,同步为企业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开户业务,已成为蚌埠中心为企优环境的新标签。通过与市市场局实现直联互通,帮助 211 家新企业办理住房公积金开户业务。
在新冠疫情期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助企纾困力度,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缴存人共同渡过难关。蚌埠中心结合珠城实际,先后制定了《困难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暂行办法》、《困难职工可延期归还住房公积金贷款本息暂行办法》和《提高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暂行办法》等工作举措。先后为 27 家企业和 606 名职工办理缓缴或降比的申请,缓缴金额达 324.84 万元。
回顾近期工作,蚌埠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认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住房公积金监管处的业务指导下,蚌埠中心虽然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和自身要求、与企业和缴存人的期待还有一段差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蚌埠中心负责人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服务新路径、新举措,努力让珠城人的“安居梦”更便捷更省心更暖心。(文/图 何民辉 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