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滁州市坚持以人为核心、以高质量为主题、以县城为载体,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奋力打造新型城镇化“滁州样板”。2022年,全市户籍人口453.76万人,常住人口405万人。
聚焦农业人口转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积极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发放居住证12.35万张,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3.8万名;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 30 所、14 所;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9万人次以上,其中开展农民工补贴性培训1.2万人次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8 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1.4万人。聚焦县域载体建设。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皖北“两个加快”政策机遇,构建“一主四副”城镇化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天长、来安、凤阳、全椒入选全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30 强;6 个县城实施补短板项目153个;深化天长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建设,统筹推进来安县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全椒县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
聚焦城镇品质提升。实施城市更新试点十大工程,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建设。改造农村公路306.5公里、农村公路危桥9座,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93.5公里;新建(改建)厕所2.68万户,建设达标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17个;完成4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67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35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融合,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市流转闲置宅基地(农房)4238 宗;17 个科技特派团 1253 人对接服务经济实体、脱贫村或集体经济薄弱村 229 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推进“一县一业”“一镇一特”全产业链创建,“三变”改革覆盖面 90%以上;全市 176 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 50 万元,占比17.2%。
(储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