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4-1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赋能田园美

    摘要:近年来,安徽合肥供电公司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重点产业布局,集中优势力量加快建设农村电网;推广绿色、智慧用能方式,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安徽首个环巢湖乡村振兴示范区,为乡村振兴提供更高质量

  • 圣女果丰收助农增收

    摘要:4月5日,亳州市利辛县孙庙乡种植的圣女果进入采摘季,当地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大棚,帮助种植户及时采摘圣女果供应市场,助农增收。近年来,亳州市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采取“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

  • 芜湖市湾沚区首个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建成亮相

    摘要:近日,芜湖市湾沚区首个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公园采取“寓教于乐、寄学于景”的方式,把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居民互动体验及公园景色融为一体,连日来每天吸引数百名附近居民前来游玩。走进湾沚区生活

  • 清明踏青好时节

    摘要:4月5日,游人在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千佛塔村游玩。当日是清明节,不少人来到户外踏青游玩,亲近自然,感受春日美好春光。近年来,安庆市岳西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挖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价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安全感,老百姓说了算

    摘要:4月6日,在马鞍山市和县,石杨镇派出所民警正在向群众了解生活情况和当地治安状况,并真诚倾听群众对公安机关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该县公安机关定期开展下基层走访调研活动,广泛

  • 城市客厅让“席地而坐”成为新风尚

    摘要:湛蓝如洗的天空,五彩缤纷的公园,干净整洁的街道……四月的安庆市怀宁县,满城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当前,该县正锚定“席地而坐”标准,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推进公共环境提标提档、公共设施完善完备、公共空间品质

  • 工会这场“职”播,实现好工作“云”上找

    摘要:本报讯4月4日,省机械冶金工会、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省部属(直管)企事业工会三家单位联合举办“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网络直播招聘会,以直播带岗的方式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就业桥梁”。“我们生产操作岗需要

  • 探索助残新模式打造康复新特色

    摘要:“经过康复训练,我现在能挣钱养活自己了,这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日前,在天长市新街镇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点,残疾人华素云满怀信心地说道。今年24岁的华素云是一名先天脑瘫患者,丧失了双下肢功能,生活不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助残新模式打造康复新特色

——天长市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之家”试点

   期次:第8056期   

“经过康复训练,我现在能挣钱养活自己了,这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日前,在天长市新街镇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点,残疾人华素云满怀信心地说道。

今年 24 岁的华素云是一名先天脑瘫患者,丧失了双下肢功能,生活不能自理。2021 年7月,她所在的新街镇被列入“残疾人康复之家”试点单位,镇残联为她申报了有关助残康复项目,经审查核实后,当年 8 月天长市残联就来到她家,帮她进行了一系列无障碍环境改造,并为其配发了居家康复训练器具,还帮她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续。如今,在康复护理人员、签约家庭医生精心指导耐心辅助下,坚强的华素云克服重重困难,双上肢肌力明显提升,双下肢平衡能力也得到增强,已经能够借助双拐缓慢行走了。

从 2022 年 10 月开始,在天长市市镇两级残联的帮助下,华素云开始拄着双拐走出家门,到村康复之家附近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点,开始毛绒玩具的手工制作劳动,一天能挣上四五十元钱。为方便她的康复训练和日常劳动,康复之家还为她提供免费午餐。“在市、镇残联组织的多方帮助下,我的生活不仅能够初步自理,而且还能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华素云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21 年 7 月以来,我市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之家试点工作。在3家试点单位,将残疾人康复服务、就业扶持、中医理疗、文化助残等有机融合起来,先后投入经费 30 多万元,购置康复评估、训练、治疗器材等 80 余件,配备专业康复服务人员 12 名,探索康复服务新模式。”天长市残联副理事长李金其介绍道。

试点工作开展近3年来,天长市3家试点康复之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康复服务。在新街镇李坡村康复之家,以日间照料和辅助性就业为基础,结合市里开展的 10 项暖民心实事之一的老年助餐服务行动,精心打造了残疾人“康复+就业+就餐”新型康复服务模式;在冶山镇福胜村康复之家,引导残疾人在康复训练之余,利用村文化活动室引导他们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探索“残疾人康复+文化技能”服务样板;在秦栏镇中心卫生院康复之家,以“日间病床”的形式,开展“中医理疗+康复”特色服务,有效提升了残疾人康复训练效果。

如今,3 个康复之家已为 20 名有意愿的残疾人进行科学评估,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规划,其中有 3 人在亲属的辅助下实现居家就业,其余 17 名残疾人功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大大提升。

(天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