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4-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无岳高速建设按下“加速键”

    摘要:本报讯4月16日,G4221上海至武汉高速公路无为至岳西段,工人正在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境内施工。连日来,建设者们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施工,全力赶工期、抢进度,各类工程机械设备不停运转,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

  • 天长:11万台农机“领跑”春耕大生产

    摘要:本报讯“一台大型翻耕机一天可翻整农田35亩,相当于60多个劳动力,还能节省一大笔人工成本。”4月17日,在天长市万寿镇张安村杂交稻生产示范片,正在忙于协调指挥农机翻耕整田的村党总支书记盛永红给笔者算了

  • 国内首次公铁斜拉桥拉索更换完成

    摘要:本报讯4月17日,笔者从芜湖长江大桥公路桥有限公司获悉,芜湖长江大桥升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量约85%,4月28日前主线初步具备临时双向通行条件,在项目中穿插进行的大桥试验索更换主体工作已顺利完成。国内首

  • 宿州埇桥:工业经济迎来首季开门红

    摘要:本报讯4月14日,宿州市埇桥区汴河街道恒泰电气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声隆隆,焊花飞溅,一派繁忙景象。该公司产品畅销全国煤炭行业,1至3月份,生产产值和营销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实现首季开门红。今年,埇

  • 马鞍山和县:搭文化台唱安全“戏”

    摘要:4月18日,马鞍山市和县公安局功桥派出所民警正在向群众开展反诈宣传,提醒群众“捂”好钱袋子。当天,和县第六届茶文化节开幕,吸引了周边许多群众前来观看,公安民警借此契机,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揭露最新诈骗手

  • 打好“乡情牌”赢得“雁归来”

    摘要:家乡因乡愁而美丽,创业因人才而精彩。近年来,安庆市怀宁县大打“乡情牌”,将“内搭平台、外联老乡”作为加快发展的切入点,力求实现“招大引强”新突破,汇聚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在安徽创欣环保科技有限

  • “五联五员”主动警务机制助力乡村平安建设

    摘要:今年以来,阜阳市公安局颍东分局辛桥派出所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工作目标,借助社会力量,挖掘现有警力资源,双管齐下,打造“五联五员”主动警务新模式,助力辖区平安建设,让人民群众切实

  • 六安丁集:婚纱小镇打造“甜蜜”产业

    摘要:总长约15米的电脑绣花机上,48根绣花针同时飞速跳动,穿针引线之间,珠片在白纱上织成一幅幅美丽的花朵图案……春暖花开,在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几台这样的电脑绣花机在新时代婚纱厂此起彼伏地发出轰鸣声,洁白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安丁集:婚纱小镇打造“甜蜜”产业

   期次:第8064期   

总长约15米的电脑绣花机上,48根绣花针同时飞速跳动,穿针引线之间,珠片在白纱上织成一幅幅美丽的花朵图案……春暖花开,在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几台这样的电脑绣花机在新时代婚纱厂此起彼伏地发出轰鸣声,洁白浪漫的婚纱就这样完成了一道关键步骤。

“正在绣的这幅花样总针数有 81376 针,把花样输入电脑后机器就自动开始绣花,最多可以进行四珠六片的刺绣,效率非常高。”新时代婚纱厂绣花车间工作人员杨道飞说。

位于大别山区的丁集镇,有着400余家婚纱礼服生产经营企业、100余家婚纱辅料制造企业,以及600余家婚纱礼服电商销售店铺,超过 1.5 万名相关从业者,打造出年产值24亿元、出口总值1亿元的“甜蜜”产业。

“我们粗略统计,今年以来全镇已发出婚纱礼服超过40 万件,企业都在抢订单、赶工期,预计今年市场会有明显的回暖。”丁集镇党委副书记黄敏说。2022 年,全镇发出的婚纱礼服数量近 500 万件,平均每天有 1.3 万件婚纱从这里发出。

距离丁集镇 400 多公里的苏州虎丘是全国主要的婚纱产业基地之一,20世纪90年代,大批丁集人前去打工。随着苏州婚纱产业的转移,以及六安当地招商引资政策的吸引,越来越多丁集人返乡创业,新时代婚纱厂负责人许昌应就是最早一批返乡创业者之一。

“包括原创设计、机器绣花、缝制成品、定制加工等,我们已经在丁集建起了一条龙式生产经营链条。”许昌应说,今年正月以来订单量明显增多,“这些订单除了在国内销售外,还有不少要供给广东、上海、苏州的外贸企业。”

为了更好地发展婚纱产业、打造婚庆文旅品牌,丁集镇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3.15平方公里的“中国·丁集婚纱特色小镇”,将婚纱产销、婚俗文化、婚纱摄影、走秀展示等汇聚于此。

走进已经建成的“中国·丁集婚纱特色小镇”一期丁香园,37 岁的蒋厚会在这里经营着自己的“锦慧高端婚纱礼服店”,在她看来,承载着人们美好祝福的婚纱已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更加注重添加时尚元素、融入文化寓意。

“一款婚纱能卖三五年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了。比如我的这家实体店,开业不到三年已经陆续更新了几百款婚纱,还上架了近年来特别受欢迎的秀禾服等中式婚服,无论是整体设计,还是材质、图案、颜色等细节,几乎每个月都有变化。”蒋厚会一边整理着店里的婚纱样品,一边详细解释说。

从业十余年,她最大的感受是市场的不断转型,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机遇。

“以前人们可能会租一套婚纱用来拍照,但现在很多年轻人愿意购买婚纱留作纪念。婚纱的穿着场景也越来越多,除了婚礼之外,结婚登记、旅拍摄影、周年纪念等都可以穿,这也让婚纱产业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蒋厚会说。

黄敏告诉笔者,“中国·丁集婚纱特色小镇”内可以容纳约 200 家商户的二期百合园已经建成,并增添了休闲、生活等配套设施,让特色小镇的文旅功能更加完善。

“未来,我们还将谋划建设三期项目,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同时策划推出文化旅游线路,打造婚纱文化长廊和婚俗文化秀场等,让婚纱特色产业更加缤纷多彩。”黄敏说。

(马姝瑞 汪海月)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