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 月 20 日,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发布会,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合肥海关等相关负责人对我省2022 年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据悉,2022 年,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二审案件12241件,审结12102件;受理知识产权刑事一、二审案件 205 件,审结 174 件;受理知识产权行政一二审案件11件,审结11件。多起案件入选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50 件典型案例”“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全省法院系统百篇优秀案例”等。
我省法院注重司法裁判价值引领的同时,锚定“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难题,完善简案快审机制,快审结案 6940 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31.73 天;降低取证难度,依法采信可信时间戳等技术手段获取的证据。合肥知产法庭在 59 件案件中引入技术调查官或智库专家,帮助查明技术事实。
我省法院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移送“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案件 12900 件,调解成功率76.19%。
近年来,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检察职能,聚焦知识产权保护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全省检察机关2022 年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528 件 1521 人,其中受理审查逮捕150 件 326 人,受理审查起诉 378 件1195 人;共批准逮捕 94 件 180 人,提起公诉 205 件 531 人。监督纠正漏捕5 人,纠正漏诉 31 人。办理知识产权民事监督案件 3 件,行政监督案件 2件。办理知识产权公益诉讼案件 37件,制发检察建议12件,起诉12件,涉及被告人27人,主张赔偿金808.98万元,为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我省检察机关保持对知识产权重点领域各类犯罪严厉惩治的高压态势,对突出违法犯罪开展集中打击,防止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产生重大危害,起诉侵犯商标权犯罪 482人、侵犯著作权犯罪25人、侵犯商业秘密犯罪1人。
安徽省公安系统把知识产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纳入重点工作,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犯罪。
据了解,全省公安系统围绕“助力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高新技术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主动对接走访全省驰名商标、高新技术等企业,倾听企业意见、提供法律服务。共走访重点企业887家,摸排线索71条,立案25起;破获假冒注册商标、侵犯商业秘密案件 237 起,有力维护企业、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我省公安系统深入开展“昆仑 2022”、“打击农资领域犯罪”、冬奥版权保护集中行动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安全的制售假冒伪劣未成年人用品、儿童玩具、汽车配件、家用电器等侵权假冒犯罪;严厉打击科技领域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以及非法复制发行图书、网上传播盗版文学影视作品等侵犯著作权犯罪。2022 年,全省共办理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案件 1127起,同比增长 90%。
合肥海关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机制,持续保持打击进出口侵权商品的高压态势,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和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合肥海关已连续第七年针对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行业部署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龙腾行动”,针对寄递渠道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蓝网行动”。2022年以来,合肥海关共查获侵权货物及物品1061批次、11299件,价值151万元。
合肥海关查获的侵犯知识产权货物均在出口环节。以侵犯商标权为主。扣留侵犯商标权的货物 1060 批,数量 10219 件;仅 1 批扣留货物涉及侵犯著作权,数量 1080件。
(本报记者 张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