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5-0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乡村爱心食堂带给老人家门口的“幸福味”

    摘要:5月4日,东白湖镇党员志愿者为湖山村74岁的盲人低保户郦樟根老人(中)上门配送午餐。近日,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湖山村爱心食堂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东白湖镇成立的第18家村级爱心食堂。近年来,东白湖镇开展营

  • 我国从南非进口的首船饲料玉米抵港

    摘要: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王立彬)我国从南非进口的首船饲料玉米4日抵达广东麻涌港,我国稳定玉米全球供应链工作又迈出重要一步。记者4日从中粮集团获悉,这批5.3万吨饲料玉米经严格检验检疫后,将快速供应给

  • 四川眉山:“小泡菜”如何做成“大产业”

    摘要:一人来高的泡菜坛子一行行整齐排列,里面分门别类装着辣椒、萝卜、青菜等各种蔬菜,不时能听到坛盖边缘“咕咚咕咚”冒出气泡的声音……在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的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一坛坛泡菜正在发酵。“要

  • 科研人员从旧石器时代饰品中提取智人DNA

    摘要: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非破坏性的新方法,从一件旧石器时代的马鹿牙齿饰品中提取出古代人类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研究发现这件饰品的制造者或佩戴者是一位生活在约两万年前的女性智人

  • 中东“和解潮”为解决叙利亚问题带来新机遇

    摘要:叙利亚问题近期迎来积极变化,叙政府与中东地区多个主要国家外交互动增多,相互关系趋向缓和。5月1日,叙利亚和约旦、沙特、伊拉克、埃及外长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会谈,共同商讨针对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方案。据报

  • 五四青年节:青春正当时奋进不停歇

    摘要:有这样一些青年,青春是这样度过的:在乡村带动农民致富,在社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在车间工厂钻研节能降耗,在职业学校为学生传授手艺,在实验室刷新医学影像分辨率极限,在体育赛场上拼尽全力……有理想、敢担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东“和解潮”为解决叙利亚问题带来新机遇

   期次:第8072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 汪健

叙利亚问题近期迎来积极变化,叙政府与中东地区多个主要国家外交互动增多,相互关系趋向缓和。5月1日,叙利亚和约旦、沙特、伊拉克、埃及外长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会谈,共同商讨针对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方案。据报道,与会外长还讨论了实现阿拉伯国家与叙利亚关系正常化的举措。

分析人士指出,叙利亚和阿拉伯国家关系转暖既出于各自需求,也由于整个中东地区大环境的改变。中东大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中国斡旋下复交,在该地区掀起“和解潮”,中国中东问题政策以及中方理念获得地区国家广泛认可。

叙同阿拉伯世界关系转暖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后,阿盟中止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沙特等许多阿拉伯国家关闭驻叙使馆,叙利亚外交进入相对孤立状态。随着近年来叙国内和地区局势演变,叙政府同阿拉伯世界关系逐渐解冻,不少阿拉伯国家呼吁阿盟恢复叙利亚成员国资格,多国重开驻叙使馆或与叙接壤的边境口岸。

去年3月,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访问阿联酋,这是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巴沙尔首次访问阿拉伯国家。今年以来,叙利亚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互动愈发频繁。2 月初叙利亚、土耳其边境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多个阿拉伯国家迅速展开对叙人道援助。近来,巴沙尔先后访问阿曼、阿联酋两国,叙利亚和沙特、埃及等国外长也进行了互访。

4 月 14 日,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六个成员国以及埃及、伊拉克、约旦的外长在沙特西部港口城市吉达开会,呼吁叙利亚尽早实现内部团结、回归“阿拉伯怀抱”。半个月后,叙利亚同其他四个阿拉伯国家的外长会在安曼举行。

分析人士认为,阿拉伯国家和叙利亚改善关系有各自利益考量。叙利亚政治学专家胡萨姆·舒艾卜说,叙政府迫切需要改善经济、推进国家重建,面对西方国家制裁,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成为选项之一。同时,与阿拉伯国家加强互动可以进一步获取政治支持,摆脱持续多年的外交困境。

叙利亚政治分析人士伊马德·萨利姆指出,叙政府已在国内战场占据主动,其他阿拉伯国家需要根据现实调整政策。同时,对于黎巴嫩、约旦等与叙利亚地缘关系密切的阿拉伯国家而言,同叙利亚合作有助改善本国经济。

叙重返阿盟迎来新机遇

除了各自利益需求,地区局势变化也给叙利亚同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带来机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沙特和伊朗复交。叙利亚外交部部长助理艾曼·苏桑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沙特和伊朗是中东地区两个活跃国家,沙伊关系改善会反映在地区大部分议题上,其中包括叙利亚问题。

叙利亚危机爆发初期,沙特被认为一度是叙反对派武装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因此沙特与叙利亚关系的“破冰”尤为关键。4月12日,叙利亚外长梅克达德访问沙特并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会晤。4月18日,费萨尔访问叙利亚。在巴沙尔与费萨尔的会见中,双方均对未来关系正常化表态积极。

叙利亚政治分析人士马希尔·伊赫桑认为,沙特作为主要阿拉伯国家之一,在对叙关系上正式转向,将推动其他阿拉伯国家评估自身政策,就改善对叙关系减少顾虑和试探,进一步推进对叙关系正常化,从而让叙利亚重返阿盟前景看好。

据报道,沙特方面计划邀请巴沙尔参加5月由沙特主办的阿盟峰会。阿盟秘书长艾哈迈德·阿里·阿布·盖特先前透露,阿盟大多数成员国希望在峰会上确认恢复叙利亚成员国资格。

全球安全倡议的生动实践

中东是全球地缘政治最复杂的区域之一。一直以来,中国始终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中东国家和国际社会普遍赞赏中国成功促成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认为“这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重要地位和积极影响”,是“对全球安全倡议的生动实践”。

苏桑说,中国尊重国际法和各国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希望所有国家共享安全繁荣。中国推动沙伊复交的斡旋就是为了实现地区和平稳定。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成功斡旋推动沙伊和解,进而沙叙实现“破冰”,说明中国劝和促谈的国际角色受到各方高度认可。中国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倡导建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中东安全架构,这顺应了中东国家追求和平、稳定、发展的强烈愿望,为该地区维护和平、消减冲突、实现长治久安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刘欣路说,当前,中东各界都在深入思考,中东国家能否化敌为友,能否跳出近代以来不断循环往复的冲突陷阱。而破解之道正变得日益清晰,并日益成为中东国家共识,那就是——改变传统的基于西方地缘政治逻辑的秩序观、安全观,摒弃零和思维,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中国倡导的安全观、秩序观、发展观、文明观得到中东国家的广泛认同,这有利于中东地区实现和平、聚焦发展。(新华社大马士革5月4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