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7-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志愿服务进工地关爱一线建设者

    摘要:7月17日,合肥市庐阳区林店街道联合庐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组织医护人员来到中铁上海局三公司创智天地项目工地,为现场作业农民工提供推拿、拔罐、贴三伏贴等志愿服务,同时医护人员还宣传了夏季防暑知识,以实际行动

  • 天长:法治体检”暖企护企利企

    摘要:本报讯“合同上这一点需注意,一定要写清楚!咱们企业人员流动性大、时效要求强,这些问题都要特别注意。”近日,天长市司法局一行人来到杨村工业园区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翻看员工劳务合同后,该局党组成员、法治

  • 祁门:环卫工人不惧“烤”验“汗”卫城市容颜

    摘要:本报讯连日来,黄山市祁门县持续高温天气,气温高达37摄氏度以上,给道路清扫保洁等露天环卫作业带来了严峻“烤”验。但环卫工人不畏高温、坚守岗位,每天在炙热的道路重复做着打扫卫生、收运垃圾等保洁工作,用他

  • 蚌埠160多家企业(单位)1.5万余人建立企业年金

    摘要:本报讯从日前召开的中国(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企业年金政策宣讲会获悉,目前蚌埠市已有160多家企业(单位)、1.5万余人建立了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发展呈现良好趋势。企业年金是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

  • 摘要:7月15日,安庆大森林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青年技术人员正在进行雕刻技能交流比赛。该公司是一家竹木制工艺品加工企业,生产的竹木根雕工艺品远销海外。近年来,该企业利用参加广交会、上交会等展销会的机会带领创作

  • 摘要:7月16日,淮南市农民工选手参加电工职业技能大赛。当日,淮南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农民工职业技能大赛在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开赛,来自淮南市260名农民工选手参加电工、焊工、砌

  • 实战应急演练筑牢安全防线

    摘要:本报讯为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及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7月18日,2023年省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处置应急演练在合肥轨道交通新桥机场S1线先行段固镇路站

  • “瓜豆共作”种出富民强村好“钱”景

    摘要:高高的水泥架之上,铺着一层绿色的藤蔓,生机勃勃的藤蔓下面,结出了一颗颗圆圆的瓜蒌果。立着水泥架的一垄垄土墒上面,生长着一棵棵茂盛的大豆,大豆的枝丫上面结出了一排排金黄而饱满的豆荚。一群村民穿梭其间,忙

放大 缩小 默认

“瓜豆共作”种出富民强村好“钱”景

   期次:第8125期   

高高的水泥架之上,铺着一层绿色的藤蔓,生机勃勃的藤蔓下面,结出了一颗颗圆圆的瓜蒌果。立着水泥架的一垄垄土墒上面,生长着一棵棵茂盛的大豆,大豆的枝丫上面结出了一排排金黄而饱满的豆荚。一群村民穿梭其间,忙着用镰刀收割大豆,并将上面的豆荚全部采摘下来。这是宿松县凉亭镇枫驿村通过实行“瓜豆共作”种植模式,为实现富民强村目标而描绘出来的一幅乡村产业发展画卷。

时下,凉亭镇枫驿村瓜蒌种植基地迎来瓜蒌产果期,也迎来大豆收割季。7 月 17 日是枫驿村瓜蒌种植基地开园收割、采摘大豆的第一天。当天,当地 50 余名妇女、老人在枫驿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采用手工收割方式,将一株株成熟的大豆割倒,然后又将上面的豆荚全部采摘下来。

“我们种植的大豆,没施化肥,没打农药,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在枫驿村党总支书记贺春眼里,这些颗粒饱满的豆荚为枫驿村实现农业产业振兴带来了希望。贺春介绍说,选择在瓜蒌种植基地实行瓜蒌与大豆共作的种植模式,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地两收”的需要,也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增加村民家庭收入的需要。大豆从播种到日常管护,再到收割、采摘整个过程,需要投入500个人工,也就能解决当地500人次就业。新鲜豆荚,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一斤能够卖到4元,深受顾客青睐,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7月17日这天采摘的 2000 斤新鲜豆荚,都在当天销售一空。大豆收割期将持续一个星期,预计新鲜豆荚亩产量能够达到 260斤,亩产值也就能达到1040元。

据了解,为发展农业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2022年4月,枫驿村“两委”在凉亭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上街组、梅湾组的75亩荒地流转下来,投资50万元资金,创办瓜蒌种植基地,采取“村集体+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瓜蒌种植产业。去年,受持续干旱天气影响,加之瓜蒌处于初产期,虽然没有获得理想的产量,但在种植上获得了成功,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枫驿村“两委”做大做优瓜蒌产业的信心。今年 2 月,枫驿村又流转 90 亩荒地,将瓜蒌种植面积扩大165亩,并在该90亩瓜蒌地里,套种大豆,采用瓜蒌与大豆共作的种植模式,增加产业收入。

贺春说,每年6月瓜蒌开始产果,产果期持续到9月份,到 10 月份才可以采摘,采摘下来的瓜蒌果,要经过取籽、筛选、晾晒、加工等工序才能出售。初产期,一般一亩地只能出产 2000 斤左右的鲜果,10 斤鲜果才能加工出 1 斤干籽。瓜蒌又叫吊瓜、野葫芦,在市场上一斤干籽可卖到20元。去年种植的75亩瓜蒌,今年迎来盛产期。由于天气好,加之管理到位,今年种植的165亩瓜蒌长势好,产果量高于去年,干籽平均亩产量有望达到250斤。

一边是硕果累累的瓜藤,一边是大豆收割、采摘的丰收场景。贺春为今年的瓜蒌、大豆收入算了一笔账,165 亩瓜蒌预计出产干籽 41250 斤,创产值 82.5 万元;预计出产新鲜豆荚2.34万斤,创产值9.36万元。

“瓜豆共作”种植模式为枫驿村加快实现富民强村的发展梦想种出好“钱”景,也是为该村实现“一地两用”“一地两收”的产业发展目标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明年,枫驿村将在165亩耕地里全部实行“瓜豆共作”种植模式,并延伸瓜蒌籽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壮大“瓜蒌经济”。 (孙春旺 邓顶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