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5个全民健身日。
健身现今正流行,就在前两天,我还看到将其描述成“仁义礼智信的实体化演变”的广告词。
当时,我好奇地问派发传单的小哥:“健身能和仁义礼智信放在一起?未免太托大了!”
小哥说:“嗨,这有啥!古希腊有奥林匹克精神,咱们中国人讲究尚武精神。儒家崇尚勇敢和自谦,尚武为的是保护自己,不是主动出击,可不就是健身?”
我想想不对,说:“你这是硬凑,人家那是体育竞技精神,最早可是以命相搏的,跟健身有很大区别。”
小哥头头是道地说:“健身和体育在精神追求上是共通的,只是决胜负的对象不同。健身更像是体育竞技的条件下沉,体育竞技很大程度依靠天赋,但健身是每个人对自己的管控。健身能够让普通人发现怎样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比起跟别人争夺冠亚军,战胜自己更加重要。另外,健身主要锻炼的是相对有限的身体能量和基础代谢率,老话常说‘身体好比一切都重要’嘛。”
听罢这番“宏论”,我心里不由迸发出加入健身行列的愿望。归途中,偶遇旧友,一通闲聊。
朋友问:“你有空的时候都做点什么?”
我想到刚才的事,便说:“一般都懒在家里,但现在很想试试健身。一人独乐乐,二人互切磋,你要不要跟我一起来健身?比一比谁的成效大?”
朋友笑着说:“不好,你把健身说得像比赛,还相互切磋,那咱俩赌什么?请客吃饭?输了后再把好不容易减下去的肥肉请回来吗?”
我说:“你的意思是不比赛?那多没意思。”
朋友说:“健身是为自己,不是比赛,瘦下来赢的是自己,但胜负是暂时的。做不到保持健身,那就是白搭,跟事业一个样。”
我不由地感叹:“运动不止,生命不息,这句口号如此真实。”心想今天真是碰到了两个健身派的哲学老师,让我意识到健身的妙趣在于感知自己的力量,有效地控制自我,健身是条漫长的事业线。
告别朋友,我决定慢跑回家。百米时,我尚有好心情去想象世界的花正追随着脚步逐渐盛开,疲乏的心由此焕发出勃勃生机,我感受着自然与自己并行的快乐。但超过 500 米后,常年不健身的我将慢跑和万里长征结合一起,觉得正在传承长征精神,凝聚属于自己的新征程,最终坚持到终点。
全民健身在八月,是我努力的开始,也将是我的生生不息!(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