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省总工会印发《关于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 推动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引领、深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工匠学院建设、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职工创新创造活力等6个方面16条具体措施。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据悉,此次印发的《措施》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精神,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推动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工匠学院建设是《措施》提出的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汽车产业发展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的重要举措。《措施》指出,要建设安徽新能源汽车工匠学院,按照“工会+部门+企业+学校”模式,发挥工会牵头抓总作用,聚焦培养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量身定制新能源汽车产业工匠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工匠人才技能素质提升等培训班次,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产业工人。
《措施》强调,要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职工创新创造活力。聚焦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和薄弱环节,广泛开展“五小”创新活动,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加大技能提升激励力度,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职工技能等级提升奖励计划,对技能等级由高级工晋升技师、由技师晋升到高级技师的技术工人,省总工会及相关工会给予一定奖励。
据了解,实施技能等级提升和学历提升“双千计划”是《措施》的一大重点。一是推动一流汽车整车企业、核心零部件企业、后市场头部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链主企业建立新能源汽车工匠学院分院或校区,加大工匠学院场地建设和硬件设施配备,引导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中小微企业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全省工会支持 1000 名新能源汽车产业职工提升技能等级。二是实施学历提升行动,立足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和职工职业发展需要,依托安徽工匠学院(安徽开放大学),支持 1000 名新能源汽车产业职工,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大数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提升学历层次,省总工会给予一定学费补助。
同时,《措施》还明确提出要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引领,深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要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劳模工匠引领示范作用,完善培育选树机制,面向全省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在一线岗位从事生产、技术、研发等工作的技能人才,每年选树 30 名爱岗敬业、技术超群、善于创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工匠,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工匠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下一步,省总工会将按照《措施》提出的内容,积极培养新能源产业人才,进一步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作贡献,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支撑。(本报记者 刘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