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9-2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举办全市职工主题阅读朗诵比赛

    摘要:本报讯9月22日下午,马鞍山市总工会举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暨“新征程有力量”全市职工主题阅读朗诵比赛。通过基层工会的择优选送,共有32组选手参加比赛。比赛中,选手们用优美的诗歌、生动的语言、

  • 道德讲堂走进结对共建小区

    摘要:本报讯日前,六安市叶集区总工会联合区医保局、阳光新都会小区物业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暨“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主题道德讲堂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防诈骗常识,丰富职工群众的精

  • 赴庐江监狱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活动

    摘要:本报讯为进一步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增强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意识,时刻做到警钟长鸣,近日,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党员干部、关键岗位人员及代管单位相关人员,共计60余人赴庐江监狱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活动。

  • 画扇迎团圆情暖过中秋

    摘要:9月22日,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志愿者与供电社区的老人、孩子欢聚在“燕飞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家一同制作绢扇,喜迎中秋、国庆双节的到来。李伟王也/摄影报道

  • “工会+技校”合作办学推动产改走深走实

    摘要:近年来,广德市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各项工作,对接全市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创新“培养、培训一体化”办学模式,以建设职工学习培训阵地为载体,聚焦产业工人技能素质

  • “五星”工会驿站传递工会温暖

    摘要:本报讯“大姐,您的血压很正常,再来测下血糖吧……”9月22日,在中铁上海工程局池州平天湖项目部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驿站),工作人员向前来体检的钢筋工张秀兰亲切招呼道。据悉,为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

  • 淮南:职业比拼提技能

    摘要:9月23日,淮南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安徽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开赛。来自全市的1663名选手参加装配制造、家政服务、健康管理、餐饮烹饪、美容美发、茶艺评茶、药物制剂等7个行业领域、20个职业工种的比赛。

  • 以赛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摘要:为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建功立业,滁州市总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举办了一系列劳动和技能竞赛,为建设现代化新滁州聚力赋能。加强联动协作竞赛全面

  • “四强化”激发县级工会活力

    摘要:自“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启动以来,亳州市总工会牢牢抓住“县级”这个关键环节,高度重视“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以“四强化”为抓手,全面激发县级工会活力,真正使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强起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德市总工会

“工会+技校”合作办学推动产改走深走实

   期次:第8173期   

近年来,广德市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各项工作,对接全市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创新“培养、培训一体化”办学模式,以建设职工学习培训阵地为载体,聚焦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能助力。

立足实际 搭建培训平台

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市总工会发现,该市的产业工人想要考证必须前往合肥市、宣城市等实操考点,这大大增加了企业和职工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工会+技校”合作办学模式应运而生。市总工会与具备专业资质的利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进行合作,将办公楼三楼改为“利民技校培训中心”,内含理论教室、多功能教室、电工实操教室和电脑考试教室,优化产业工人学习培训环境,助力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

培养人才 赋能产业发展

为有效赋能产业转型发展,市总工会积极加强与本地企业的有效沟通,了解企业个性化需求培训项目和重点急需人才领域,联合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在利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发了电工、焊工、叉车司机等多项技能工种培训,为广大学员提供包含执业资格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安全合格证书等在内的“培训、考证、发证、补贴”体系化服务。

此外,市总工会还进一步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加大对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方面的奖励补贴。2023年,全市计划补贴叉车工300名,焊工和电工各100名,其中叉车工每人补贴 500 元,焊工和电工每人补贴 600 元。此举不仅提高了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积极性,还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专业人才支撑。

德技并修 聚焦素质提升

市总工会和利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坚持“课程思政全覆盖”的教学模式,贯穿理论讲解、课堂教学、技能提升、实操实训全过程,有效提高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素养。

“培训过程中,我们突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目的,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产业工人爱岗敬业、诚信守法、甘于奉献,培育团结互助、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综合施策 关注重点人群

为让农民工、退伍士兵、下岗失业人员、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等群体尽快掌握劳动技能,快速成长转型为新时代产业工人,市总工会积极对接市人社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单位,凝聚各方合力,了解相应政策,围绕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求,在利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创新开发培训项目,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切实增强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统计,在“工会+技校”合作办学模式下,每年在利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参与学习培训的产业工人达2100余人,既有效解决了重点群体就业难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陈铭)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