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 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安庆市怀宁县腊树镇安山村村民胡雪花获评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说起胡雪花,当地村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她二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卧床的姑妹和患病的婆婆,诠释着别样的温暖,成为当地广为传颂的一段佳话。
初次见面,憨痴傻笑结亲缘
1986 年春,22 岁的胡雪花由媒人带着第一次来到了怀宁县腊树镇安山村产长林家,在迎接的人群中有一位瘦小的姑娘引起了胡雪花的注意,她一直憨痴地望着胡雪花傻笑,佝偻的腰身和弯曲的双腿与她年轻的脸庞格外不符。虽有几分疑惑,但胡雪花还是微笑着与她回应,这便成了胡雪花与姑妹产闯云结缘的开始。
同年,胡雪花嫁给了产长林。在几个月的接触中,她对当时还能勉强站立的小姑子的病情虽然有所了解,并且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每天都与年事已高的公婆、常年患病的姑妹生活在一起,那种无形之中的精神负担,还是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不过,从小就不服输的胡雪花很快就调整好心态,默默无闻地承担起这个大家庭所有的事务。
那时候姑妹的病情还较轻,胡雪花在操持家务的同时陪伴着姑妹。
细心呵护,真情相伴二十余载
这种平和的日子持续到了2000年左右,公公去世、婆婆的脑梗愈发严重,姑妹的病情突然加重已几乎瘫痪在床,再加上孩子也到了该读书的年纪,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胡雪花夫妇肩上。
为了赚钱贴补家用,胡雪花的丈夫不得不外出打工,家里的重担压在了胡雪花一个人的肩上。
每天五点不到,胡雪花就要起床做饭,六点把孩子送到村口再回来服侍婆婆和姑妹洗漱,等把婆婆、姑妹的早饭喂完已到八点了,胡雪花才有空吃上几口早饭。冬天天气好的时候,胡雪花要把姑妹抱到院子里晒太阳,自己一边洗衣服一边和婆婆唠唠家常。闲不了几分钟,又要忙着做午饭了,待午饭结束把婆婆、姑妹服侍上床休息,胡雪花又扛着锄头下地干农活……那一年,胡雪花整整瘦了二十斤,但她的笑容从未减少。
随着姑妹病情的不断恶化,慢慢地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并长期卧床。为了姑妹的健康,胡雪花几乎每天都会为她擦洗身体。为了帮姑妹缓解病痛,胡雪花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姑妹花钱买好药,还特别注意一日三餐加强姑妹的营养,变着花样做给姑妹吃。看似平淡的日子却隐藏了无数的艰辛与不易,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二十多年。面对邻居的夸奖,她总说:“能成为一家人就是缘分,生了这种病也没法子,我不照顾谁照顾,我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守护好这个家。”
岁月留痕,良好家风传后人
如今,胡雪花已经 58 岁了。屋外的竹林换了一茬又一茬,她头顶上也多了几缕白发,跟在身边的胖小子也换成了活泼好动的小孙子,不变的是对姑妹细致入微的照顾。
胡雪花的言传身教感染了她的子女,教会子女要怀一颗孝顺之心、体贴之心、关爱之心。她的两个女儿出嫁后,相夫教子,在公婆家里表现得特别优秀,在四乡八邻中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儿子媳妇虽然远在浙江义乌打工,但是逢年过节都会回家看望父母,给家里老人带些营养品,是村子里的孝顺典范。
有人问胡雪花,这么多年来,会不会觉得辛苦,会不会有抱怨的时候,她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觉得照顾姑妹有多么的辛苦,只要她生活得好,我就是再苦再累也愿意。”朴实的语言,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诚信友善的传统美德,闪耀着人性中的光辉。胡雪花表示,只要自己活一天,就会坚持照顾好姑妹,将这份爱坚持和传递下去。
(钱续坤 江文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