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0-0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合肥新站高新区:让“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摘要:近年来,合肥新站高新区持续推进“文明菜市”暖民心行动,不断提升菜市环境质量,对老旧菜市优化升级,让连接着“大民生”的小菜市焕然一新,亮出“文明范儿”,居民逛菜市逛出满满的“幸福味儿”。菜市场旧貌换新颜

  • 徐淮阜高速建设者长假奋战不停歇

    摘要:本报讯路基填筑、钢筋绑扎、梁板预制、架梁施工、钢结构焊接……中秋、国庆假期,徐州至淮北至阜阳(徐淮阜)高速公路阜阳段02标段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混凝土搅拌车穿梭往来,脚手架纵横交错,建设者们坚守一线,一

  • 乘客遗落万元现金公交司机完璧归赵

    摘要:本报讯日前,马鞍山一名乘客乘坐公交车时不小心弄丢了万余元现金和重要证件,公交人爱心接力积极找寻,钱物当晚完璧归赵。10月2日傍晚6时左右,乘客王先生和家人在林里站乘坐8路公交车到雨山七村站下车时,不慎

  • 节后生产忙

    摘要:中秋、国庆假期结束,各地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一线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图为10月7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内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光伏组件生产车间,工人在赶制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阮雪枫/摄影报道

  • 持续激发企业主体活力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黄山市歙县坚持引育并举,开拓人才聚集通道,深耕育才乐业沃土,构筑人才集聚“强磁场”,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位于歙县经开区的黄山鑫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由芜湖三联锻造有限公司投资,是安徽汽车

  • 退役不褪色救人显担当

    摘要:本报讯“感谢你们救了我们女儿,如果不是遇到你们,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日前,被救女孩的父母向亳州高新区第八社区管理中心车埠口村村干部信飞和护塘员许殿礼感激地说,并连连致谢。当天早上9时许,信飞和许殿礼在

  • “中国好人”胡雪花:二十余载无私大爱诠释“长嫂如母”

    摘要:日前,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安庆市怀宁县腊树镇安山村村民胡雪花获评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说起胡雪花,当地村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她二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卧床的姑妹和患病的婆婆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青春年少到知命之年,岁月带走了胡雪花的青丝黑发,却带不走她的似海真情。她用爱心、孝心、责任心筑起了一个温馨之家,她的故事感动了家人和身边人,成为当地广为人知的佳话——

“中国好人”胡雪花:二十余载无私大爱诠释“长嫂如母”

   期次:第8178期   

日前,2023 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安庆市怀宁县腊树镇安山村村民胡雪花获评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说起胡雪花,当地村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她二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卧床的姑妹和患病的婆婆,诠释着别样的温暖,成为当地广为传颂的一段佳话。

初次见面,憨痴傻笑结亲缘

1986 年春,22 岁的胡雪花由媒人带着第一次来到了怀宁县腊树镇安山村产长林家,在迎接的人群中有一位瘦小的姑娘引起了胡雪花的注意,她一直憨痴地望着胡雪花傻笑,佝偻的腰身和弯曲的双腿与她年轻的脸庞格外不符。虽有几分疑惑,但胡雪花还是微笑着与她回应,这便成了胡雪花与姑妹产闯云结缘的开始。

同年,胡雪花嫁给了产长林。在几个月的接触中,她对当时还能勉强站立的小姑子的病情虽然有所了解,并且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每天都与年事已高的公婆、常年患病的姑妹生活在一起,那种无形之中的精神负担,还是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不过,从小就不服输的胡雪花很快就调整好心态,默默无闻地承担起这个大家庭所有的事务。

那时候姑妹的病情还较轻,胡雪花在操持家务的同时陪伴着姑妹。

细心呵护,真情相伴二十余载

这种平和的日子持续到了2000年左右,公公去世、婆婆的脑梗愈发严重,姑妹的病情突然加重已几乎瘫痪在床,再加上孩子也到了该读书的年纪,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胡雪花夫妇肩上。

为了赚钱贴补家用,胡雪花的丈夫不得不外出打工,家里的重担压在了胡雪花一个人的肩上。

每天五点不到,胡雪花就要起床做饭,六点把孩子送到村口再回来服侍婆婆和姑妹洗漱,等把婆婆、姑妹的早饭喂完已到八点了,胡雪花才有空吃上几口早饭。冬天天气好的时候,胡雪花要把姑妹抱到院子里晒太阳,自己一边洗衣服一边和婆婆唠唠家常。闲不了几分钟,又要忙着做午饭了,待午饭结束把婆婆、姑妹服侍上床休息,胡雪花又扛着锄头下地干农活……那一年,胡雪花整整瘦了二十斤,但她的笑容从未减少。

随着姑妹病情的不断恶化,慢慢地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并长期卧床。为了姑妹的健康,胡雪花几乎每天都会为她擦洗身体。为了帮姑妹缓解病痛,胡雪花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姑妹花钱买好药,还特别注意一日三餐加强姑妹的营养,变着花样做给姑妹吃。看似平淡的日子却隐藏了无数的艰辛与不易,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二十多年。面对邻居的夸奖,她总说:“能成为一家人就是缘分,生了这种病也没法子,我不照顾谁照顾,我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守护好这个家。”

岁月留痕,良好家风传后人

如今,胡雪花已经 58 岁了。屋外的竹林换了一茬又一茬,她头顶上也多了几缕白发,跟在身边的胖小子也换成了活泼好动的小孙子,不变的是对姑妹细致入微的照顾。

胡雪花的言传身教感染了她的子女,教会子女要怀一颗孝顺之心、体贴之心、关爱之心。她的两个女儿出嫁后,相夫教子,在公婆家里表现得特别优秀,在四乡八邻中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儿子媳妇虽然远在浙江义乌打工,但是逢年过节都会回家看望父母,给家里老人带些营养品,是村子里的孝顺典范。

有人问胡雪花,这么多年来,会不会觉得辛苦,会不会有抱怨的时候,她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觉得照顾姑妹有多么的辛苦,只要她生活得好,我就是再苦再累也愿意。”朴实的语言,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诚信友善的传统美德,闪耀着人性中的光辉。胡雪花表示,只要自己活一天,就会坚持照顾好姑妹,将这份爱坚持和传递下去。

(钱续坤 江文瀚)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