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0-1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学习强国”进社区

    摘要:10月9日,马鞍山市花山区桃源路街道珍珠园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居民在新建的“学习强国”学习小站“充电”。今年夏季,珍珠园社区党委依托职工共享书屋打造了“学习强国”学习小站,积极组织群众前来参加“学习强国”

  • 休宁县:降本增效”激发外贸新活力

    摘要:“非常感谢休宁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帮助我们制定运输方案,上个月我们公司的货物通过‘家门口’的黄山航空口岸顺利运抵西班牙并交付给客户,解决了燃眉之急。”近日,黄山市荣博厨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政府提供的精

  • “邻里互助传递温情,帮助他人我开心”

    摘要:寒露那天,杨开兰大娘熬好一锅红枣小米粥,先盛了一碗送到老邻居岑玉高家里。岑老已经89岁高龄了,是一位空巢老人,这些年多亏了杨开兰老人的照顾,帮他洗刷、打扫卫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只要家里有好吃的,

  • 屋顶生“金”助力振兴

    摘要:10月11日,在安庆市岳西县莲云乡平岗村,企业屋顶上一排排蓝色的光伏发电设备正在源源不断输送着清洁能源,这也是这所山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安庆市岳西县充分利用企业闲置屋顶,架设光伏发电设备

  • 以赛促练展风采

    摘要:为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水平,10月10日,中煤新集公司第十三届职工职业技能水暖、电焊、叉车工实操竞赛在楚源新源公司举行。竞赛分为“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全面考量了

  • 发放优质良种助农增产增收

    摘要:本报讯小麦良种统一供种是国家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惠民工程。近日,阜阳市颍东区枣庄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将小麦统一供种清册填报工作落实到户,据实填报小麦补贴面积和补贴数量,严格按照供种清册发放,目

  • 阜阳:高铁时代”的黄金周折射经济社会发展

    摘要:近日,作为拥有千万人口、全国劳务输出集散地之一的阜阳,刚刚送走了“高铁时代”的第四个国庆黄金周。据铁路部门统计,自9月27日始,至10月7日止,阜阳北直属站累计发送旅客84.6万人次,其中,阜阳西站累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长市胭脂山社区有个“银发互助团”——

“邻里互助传递温情,帮助他人我开心”

   期次:第8181期   

寒露那天,杨开兰大娘熬好一锅红枣小米粥,先盛了一碗送到老邻居岑玉高家里。岑老已经 89 岁高龄了,是一位空巢老人,这些年多亏了杨开兰老人的照顾,帮他洗刷、打扫卫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只要家里有好吃的,总要第一时间送给岑老尝尝。

杨开兰不仅是岑老的邻居,也是天长市千秋街道胭脂山社区“银发互助团”的一员,“我比岑老小 7岁,身体还算硬朗,邻里互助传递温情,帮助他人我开心。”作为结对帮扶的志愿者,像杨开兰一样主动帮助他人的银发老人还有很多。天长市政协委员、千秋街道胭脂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玉芬感动地说:“‘银发互助团’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他们身体健康,还能主动坚持帮助其他有困难的高龄老人,让我们社区工作人员非常感动。”

胭脂山社区 60 岁以上老人占辖区总人口的 55%,其中,80 岁以上又占老人群体 25%。在这些高龄空巢老人中,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善于寻求外界帮助。此外,社区还有 278 名残疾、患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难群众,部分人常年难以下床,缺少专业的健康护理。针对这一现状,2021 年 6月,在街道政协联络组推动下,该社区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采取“小老人帮助高龄空巢老人”的方法,创新成立“银发互助团”,老年人们互帮互助,竭尽自己的能力解决老年人日常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抚慰等突出问题。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如何发动辖区居民一起来帮助这些高龄老人和困难群体?”张玉芬一直在思考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办法,“关键是要从社区党员干部做起,用大家真诚的爱心行动温暖和感染他人。”

张玉芬在办公室时间很少,每天上班,她就在辖区内走街串巷,了解社情民意,听到谁家有困难,她总是第一个上门看望。前年夏天,光明巷一位老太突然晕倒在地,张玉芬得知后赶紧陪同前往医院,在老人住院的日子里,她每天送餐到病床,以至于医生将其误认为她是老人的女儿。

张玉芬的无声行动很快感染了社区的众多老年人,驻社区的政协委员和四五十名退休居民自发成立了“银发互助团”。张玉芬又利用辖区歌舞、戏剧、太极拳等老年文体团体集体活动的机会,向银发老人们提出了倡议:凡是有时间、有意愿、有能力、有特长的老朋友,可以与身边的高龄老人和有困难的街坊邻居结成帮扶对子,互帮互助。“他们有难处,你们可以立即跟社区反映,多双眼睛,高龄老人就多个帮手,你们献一份爱心,他们就多一份温暖啊。”

没多久,驻社区的21名政协委员和300多名退休居民陆续成为银发帮扶服务志愿者,大家不仅为结对高龄老人和困难居民提供帮助服务,社区有需要时,他们也会主动出手配合,成为一支有力量更有温度的老年爱心组织。

“志愿者来了,如何做到人尽其用、忙而不乱,更快捷高效地为老人提供服务?社区工作人员首先摸好底数,将高龄老人和困难居民分门别类,逐一建立帮扶台账,实现精准服务。”天长市千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联络组召集人翁玉基介绍,根据银发帮扶志愿者性格特点、能力特长、职业类型等因素,胭脂山社区将“银发互助团”划分为日常照料、物品采购、医疗保健、精神抚慰4个小组。为了不漏一人,他们还建立了实行包片区、包楼(屋)、包住户的“三包”机制,做到有情况早了解、有需求提前知道、有问题马上解决。

“如今,我们社区已经形成生活有人管、休闲有人伴、身边有人看、困难有人帮的互帮互助机制。通过银发帮扶志愿者上门服务,让空巢、孤寡高龄老人和困难居民不再孤单寂寞,做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张玉芬说。

两年多来,“银发互助团”越来越壮大。翁玉基说:“他们既是帮助别人的志愿者,自己遇到困难时,同样也是被帮助的对象。正是这种互帮互助的爱心行动,才让我们这个社区越来越美好。”

 (蔡志海 徐金荣 俞开宝)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