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补短板、强弱项、增活力、树品牌……一段时间以来,南城工会按照“一二三四五”总体要求,以“五强”为工作目标,以“五高”为工作手段,以大抓基层、联系指导、资源下沉为契机,紧盯对口联系、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巩固深化“四项”任务,逐步有序、分类推进落实“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努力筑牢县级工会这个“桥头堡”。
1月4日,江西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带工建工作推进会议在抚州召开,与会人员到南城县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县物流行业工会联合会观摩考察;5月23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省总工会主席刘强率队深入南城实地调研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时,充分肯定南城工会用“党建”推动“深服务”的创新做法和成效……成绩和评价的背后,凝结着南城工会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南城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政治方向,服务中心大局,持续深化改革,叫响做实了“党工共建”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建会入会、“法院+工会+人社+N”多元化解模式、组建“红色哨兵”队伍等一批特色工作品牌,得到了职工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该县“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在全省站前列,并力争在全国有影响。
党工共建“建”成队伍新局面
“以往空闲之余,都是坐在电动车上刷抖音、朋友圈,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但心里总会空落落的,感觉在虚度光阴。”南城县党员快递小哥彭鹏说,“如今,闲暇之余可以到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来,不但能静下心学点专业知识,还能得到法律方面的援助,感觉心里蛮踏实的。”
南城工会联合基层党委探索成立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充分利用工会阵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城管驿站、行业协会场所、企业办公室等,因地制宜打造“司机之家”“快递之家”等“一室多用”的党群活动场所,并增加开水供应、微波炉热饭、免费充电等功能,为新就业群体搭建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暖心之家”。截至目前,全县已建基层工会 93 家,有会员 1 万余人。通过“党工共建”创新模式,基层工会活力明显增强、作用更加凸显。
阵地打造“造”就暖心服务圈
“在工地上班,口渴了就来喝点开水,不舒服的时候还可以来拿药……洪门镇农民工服务驿站给予我们一线工人很大的帮助,像家一样温暖。”谈起南城工会建立的农民工服务驿站,建筑工人何长顺竖起了大拇指。
户外劳动者在服务驿站内歇歇脚、职工在活动中心里放松放松……这便是南城工会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走深走实、服务职工的直接体现。
面对基层工会阵地建设薄弱、人员编制较少、工作活力不强等问题,南城工会筹措资金100万余元,打造以县工业园区职工活动中心、株良镇职工活动中心、洪门镇职工活动中心、泰伯学校教职工之家、佳诚物流司机之家、快递联合会职工驿站、城西路社区爱心驿站等为代表的一批服务阵地。
南城工会着眼新时期工会改革,把服务职工贯穿“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始终,打通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力打造“135N”职工服务综合一体化平台,着力构建全县职工服务网络,有效形成15分钟职工服务圈。
诉调对接“接”通争议好渠道
“事情总算解决了,非常感谢你们!”近日,在南城县“法院+工会+人社+N”多元化解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受工伤的企业职工杨先生拿到补偿金后,感激地对工会工作人员说。一场持续3个多月的劳动纠纷得到有效解决。
解决好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南城县“法院+工会+人社+N”多元化解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成立以来,受理各类劳动争议纠纷共计 231 件,涉及金额 1975.67 万元。成功调解结案 213件,成功调解率92.5%,兑现劳动报酬1735万余元。
在南城工会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基层建设盲区和空白点正在填补,基层工会工作的一些短板和弱项也在逐步消解。
“让基层工会活力满满,南城工会将继续在阵地建设上提标扩面,在服务职工上提质增效,在夯实基础上赋能提效,加快走出一条具有南城特色的县级工会发展新路。”南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汤岩如是说。
(江西工人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