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1-1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长三角举办青年摄影艺术联展

    摘要:日前,在第十四届上海市摄影艺术展期间,上海市摄协联手长三角摄影发展联盟等单位,共同举办了“青春筑梦未来有我——2023长三角青年摄影艺术联展”暨首届上海校园摄影节。其中,由安徽省摄协推荐的30件高校青

  • 第十三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启幕

    摘要:本报讯11月10日下午,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三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黄山市举行。本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以“1+3+16”的模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

  • 人生处处皆《围城》

    摘要:《围城》是现代作家钱钟书所著的一部意蕴深刻的长篇小说,是近现代少见的展现城市风貌的典范之作。小说以主人公方鸿渐的四段感情经历为主线,以他不断变动的工作为次线,写尽了方鸿渐在感情和工作中的犹豫和挣扎。综

  • 我省选送话剧《炉火照天地》入选中国戏剧节

    摘要:本报讯11月8日晚,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在杭州市运河大剧院开幕。我省选送的话剧《炉火照天地》入选了本届戏剧节。戏剧节持续至27日,将有

  • 合肥33支广场舞团队同台“比舞”

    摘要:本报讯11月10日,2023年合肥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示范晨晚练点展示大赛暨合肥市广场舞省市县三级联赛在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万科广场举行。为给更多全民健身爱好者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增强市民主动参与体育健

  • “安徽有礼”实力圈粉

    摘要:图为活动现场近日,142件“安徽有礼”精品旅游文创商品“组团”亮相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不仅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展示了别具匠心的“徽字号”旅游文创商品,更为参展商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互鉴、

  • 从石牌老街走出的艺术大家们

    摘要:脚踏青石板路,穿梭老街古巷,感受浓厚人文气息,静静体会现代与历史之间的穿越。昔日的繁华和如今的古朴交织在一起,让人忍不住想去细细品味。钟灵毓秀、名人辈出的怀宁县石牌镇老街,至今还保留着一批近现代艺术大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石牌老街走出的艺术大家们

   期次:第8204期   

脚踏青石板路,穿梭老街古巷,感受浓厚人文气息,静静体会现代与历史之间的穿越。昔日的繁华和如今的古朴交织在一起,让人忍不住想去细细品味。钟灵毓秀、名人辈出的怀宁县石牌镇老街,至今还保留着一批近现代艺术大家们的故居和旧居。

石牌镇是闻名遐迩的“戏曲之乡”,这里不仅是黄梅戏与徽剧的发源地,还是京剧的发祥地,历史上有“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之说。徽班进京第一人高朗亭、“京剧鼻祖”程长庚、“国剧大师”杨月楼、“武生宗师”杨小楼、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的严凤英,均自石牌出发,扬名全国,名贯古今;原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著名戏剧家曹禺专程前来“朝圣”;当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影视导演潘军更是心系家乡文化发展......

高朗亭生于安庆,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也是戏剧活动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他21岁时就被推举为班主,执掌三庆班近20年,培养出一批批著名演员,创作和移植改编了许多优秀剧目。三庆班历久不衰,享誉一个多世纪,直至京剧形成之后的若干年仍一直沿用此名。高朗亭 38 岁时,被清廷内务府委任为北京戏曲艺人团体“精忠庙”第一任会首,领头筹办公益事业,扶危济困,救急帮穷,做过许多义举。为安葬在京去世的外地艺人,他还在北京崇文门外的四眼井建造了“安庆义园”。

杨月楼是怀宁石牌人,出生于道光二十四年,是京剧历史中一位非常著名的武生演员。他身形魁梧,扮相仪表不凡。不光嗓音洪亮,动作灵活,最难得的是还能武戏文唱。因此,他初次登台,开腔即红,就连慈禧太后都成了他的粉丝。杨月楼在41岁的时候积郁成疾,撒手人寰。临终时,他将唯一的儿子杨小楼,托付给了同是京剧名家的谭鑫培。而谭鑫培没有辜负杨月楼的交托,在他的调教下,杨小楼长大后,也成为了技压群芳的著名京剧大师。

程长庚幼年在徽班(三庆班)坐科,道光二年(1822 年)随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后为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清朝同治、光绪时期,程长庚是技艺非凡、声名赫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文武老生,也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13位奠基人之一,曾被清末画家沈蓉圃绘入《同光十三绝》画谱。他曾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曾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他腹笥渊博,与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为京剧第一代演员的三位老生杰出人才,虽比余、张享名较晚,但其威望极高,并称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长庚名列“三鼎甲”之首,被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

说起黄梅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出《夫妻双双把家还》了。而在这出戏的背后,便是黄梅戏发展缔造者之一、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而没有石牌,就没有名角严凤英。少年时代的严凤英在石牌结缘于黄梅戏达三年之久,主演了不少的小戏,这是她迈向艺术殿堂最关键的一步。20 世纪 60 年代初,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来怀宁石牌演出时,严凤英不无深情地说:“怀宁是我的娘家,我出生在怀宁,艺成于怀宁。”

1982 年,原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著名戏剧家曹禺专程来到石牌镇考察,在领略到石牌博大深厚的戏剧底蕴时,曹禺先生情不自禁地感慨:“作为一个普通的戏剧工作者,我这次来是‘朝圣’的。”

在石牌镇老街,一座古色古香的木亭显得格外醒目,游客都会驻足观看、留影。上面《泊心亭》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大气飘逸。这是当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影视导演潘军亲自题字的。潘军先生还是一名画家,著有三卷本画集《泊心堂墨意》等。潘军在自述中写道,“老家那几条老街至今还保留着,只是把原先的石板路改成了水泥路,把木头的电线杆换成了水泥预制的杆子。我在这里生活了 20年,对这个镇子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如今,依托石牌老街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当地打造戏曲实景游憩园,以皖河古道为中心,设置黄梅大道、庆洲大道两条戏曲文化景观主轴,建设庆洲河景观带、徽班进京文化长廊、程长庚故居、戏曲名伶纪念馆等戏曲文化景点,推进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打造戏曲文化圣地。

石牌古镇是一块亮丽瑰宝,闪耀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光芒。(檀志扬)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