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院养老楼 5 楼史奶奶的房间里,屋子里干净整洁,摆放着各种绿植,除了墙上挂的全家福,从柜子上摆放的相框里也能看出史奶奶和家人们一起经历的美好时光。午后的阳光洒进来,这里看起来就是一个温暖的家。在护理院,像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把这里当成自己家。
“院内环境好,住在这里,马路对面就是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如果身体有突发情况,可以及时得到救治,而且每天都有医务人员来巡房,我觉得很安心。”92 岁的合肥工业大学退休职工喻爷爷说。
“我喜欢参加院里面组织的活动,这里的伙食也很丰富,三餐两点,牛奶豆浆都有供应。在这吃的好,住的也放心。”88岁的宋奶奶乐呵呵地说。
“我基础疾病多,在这里,平时护理人员都会定时检测血压及血糖变化。”87 岁的霍爷爷指着自己的眼睛说,“我有白内障,最近才做了白内障手术,恢复的很好。我去二院住院的时候,他们还为我提供了绿色通道。住院期间,我想吃护理院的饭菜,都是护理院工作人员帮忙送餐。”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院集医疗、康复、养老、照护、健康管理、临终关怀‘六位一体’,是由合肥市政府投资兴建,有约 1000 张床位,目前已经入住约 300 人。
“我们每周都会安排老年科、营养科、康复科等多位专家来会诊,也为需要去二院就诊的长者提供绿色通道。”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12 月 7 号下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院老年活动中心,正在参加“长者运动会”的郑奶奶笑得开怀,她一边向篮子里投棒球,一边歪头跟身边的老伴聊着天。旁边的护工们配合地拿着篮子接球,不一会就把在场的老人们逗得乐呵呵。稍稍热身后,老人们就跟着欢快的音乐做起了“健脑手指操”,热闹的氛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我们每周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除了‘长者运动会’,还有手工课、棋牌、书法等,还通过讲座、培训班、老年大学等形式,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尽可能帮助他们保持身心健康,改善和维持他们的认知功能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场的护工介绍说。
“合肥市依托市属公立医院在城区东、南、西、北部分别规划建设 4 个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全部纳入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切实加强政府托底保障,目前只有市二院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是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仅仅这个项目市政府就投资 7.17 亿。”合肥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兼具养老和医疗功能的老年护理院 26 个,开设医疗护理床位 3858 张,床位增幅63.6%;全市养老机构通过内设医务室或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签约服务达100%。
此外,合肥市还注重加强医养结合人才培养,依托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护理院设立合肥市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开展多轮人才培训,并依托合肥市老年护理研究中心设立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组织开展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工作。目前已培训五期,在全省范围内通过考试选拔 203 名专科护士,影响力、辐射面进一步扩大。
“我们的培训一般包含网上在线学习、线下理论课、临床实践阶段、见习阶段和结业考核,培训老年医学基础理论、老年综合征和老年综合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等。授课老师除了我们本院具有带教能力的医师承担以外,同时我们也邀请了省属医院和省外多位老年医学专家,进行了相关内容的线上或线下授课。参训期间,部分学员还全程参加了医养结合联盟成立大会相关课程的学习和科室主办继教项目的学习班。”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护理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这次培训,我树立了现代老年医学理念,掌握了老年营养、老年康复、老年合理用药等技能,熟悉了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一体化的整合照护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学习了老年心理和老年社会医学相关内容,熟悉了老年医学、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和进展。”在合肥市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参加医养结合医师培训的学员刘倩说,“在临床实践阶段,除了病历书写、每日查房、夜班交班等病房的工作,科室每周都会安排一些课程,如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小讲座、教学查房等,给了我们充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目前我已经在一家护理院就职,感谢这次培训,很实用。”
2020 年,合肥市还设立安宁疗护中心,依托市一院老年护理院,通过医院临床实践、护理院临床实践和医联体与居家护理实践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安宁疗护”合肥模式,逐步推进安宁疗护工作开展,解决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问题。
医养结合,让养老到医疗“零距离”。为完善支持政策,合肥市政府出台了《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动“医保、税费、财政、土地、人才”等支持政策有效落地,进一步优化医养结合发展环境,促进医养康养事业有序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何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