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2-2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12月18日,六安新奥燃气中心站运行工使用气体探测仪巡检设备。通讯员王丽邱杨/摄

  • 摘要:12月12日,安徽瑞炫六安北塔驿站内,美团骑手姚芹芳(左三)和同事接过热腾腾的红枣姜茶。通讯员王丽邱杨/摄

  • 摘要:12月18日,马鞍山市和县公安局护学岗民警正在冒雪护送学生安全放学。通讯员秦祖泉/摄

  • 摘要:12月18日,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鲁园社区组织“红色小管家”等党员志愿者铲除积雪。通讯员张晓宇/摄

  • 摘要:12月18日,合肥市长江中路与淠河路交口,外卖小哥冒着风雪送餐。本报记者余珊珊/摄

  • 菜市里“文明风”“烟火气”相伴同行

    摘要:“镇里菜市场经过改造,现在不仅环境美了、秩序好了,而且买菜更方便,咱老百姓也更安心了!”家住天长市郑集镇向阳社区的居民薛大爷高兴地说。小小菜市场,情牵千万家。“自开展‘文明菜市’暖民心行动以来,我市坚

  • 怀宁:做好居家托养服务?共建残疾人“阳光家园”

    摘要:本报讯“在各级残联的关爱下,我们家孩子今年度过了他人生中一个最为特殊的生日。残联的日常托养服务项目,不仅缓解了我们全家的照护压力,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种特别的温暖!”安庆市怀宁县马庙镇一位残疾人家属由衷

  • 为了一万余户居民

    摘要:12月6日—7日,在界首市人民路与法姬娜大道交叉口南北路段,一群身着“供水蓝”的职工,为了保障千家万户的供水,守护城市的岁月静好,冒着刺骨的寒风排查管网漏点,通宵奋战在抢修一线。6日夜间,界首市惠众供

  • “土专家”王超成才记

    摘要:中等身高、中等体态,一副500多度的近视眼镜,这个平平常常的形象走到哪里丝毫引不起人们的注意。然而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职工研发的“锯末防尘系统”“带锯跑车清障装置”等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受到单位广大职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一万余户居民

界首供水寒夜抢修守护居民供水线

   期次:第8231期   

12 月6日—7日,在界首市人民路与法姬娜大道交叉口南北路段,一群身着“供水蓝”的职工,为了保障千家万户的供水,守护城市的岁月静好,冒着刺骨的寒风排查管网漏点,通宵奋战在抢修一线。

6日夜间,界首市惠众供水有限公司热线接到市民电话,反映法姬娜大道与人民路交叉口有水漫到快车道路面。安装维修队与主要骨干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刻展开作业,查管线走向、测管道漏点,经作业人员检查,初步判断是因为主水管爆裂导致漏水。这条主水管直径30厘米,承担着人民东路、法姬娜大道两条主干道 1 万多户和300 多家商户的用水需求。居民生活一刻也离不开自来水,尽快修复管道,成了当务之急。

该公司负责人甘洪斌带领安装维修队 20 多名骨干员工在现场制定维修实施方案及应急预案,并于7日早上8时正式展开抢修行动。同时,将自来水管漏水的消息向居民及时公布,提醒居民做好应对准备。

由于该处漏点位于东西向双幅快车道路面以下,交叉口处多家管线单位各有分布管线,公司立即与市公安交警大队、市政工程管理处、弱电单位、海特燃气、国防通信等单位紧急联系后,决定实施封闭施工。2台抽水泵、2台挖掘机、20多名抢修人员有序展开现场作业。

然而抢修人员挖开一幅路面后却发现漏点在另一幅路面之下,如果开挖将严重影响过往车辆及市民通行,甘洪斌决定采取路面以下向南,使用人工钻至工作坑中,人工开挖至漏点,这意味着抢修人员不得不“带水作业”。这给抢修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抢修人员需要边开挖边排水。这种施工方式不用停水施工,可以保障法姬娜大道、人民路至胜利路段的居民的用水需要,保障了商户的经营利益。

施工中,抽水泵虽然火力全开,作业坑里的水位时高时低,抢修人员始终站在坑里,胶鞋进了水、衣服浸湿了都顾不上。“我找到水管断裂的地方了,加快降水,准备好材料!”该公司安装维修副经理孟建峰大声喊道,这句话鼓舞了抢修人员的士气,大家的干劲更足了。抢修工作一直进行至7日夜间10时,抢修现场一阵阵轰鸣的电锯声响起,抢修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水管破损处切除,并裁切出一段长度相同的“补丁”水管,再用专用的“卡子”将新水管与原来的水管固定在一起。晚上 11 时 23 分,抢修工作告一段落。随后不久,清澈的自来水通过修复好的水管,输入千家万户。

此时,抢修人员又投入了清理作业现场、填充作业坑、将路面恢复原状等工作。此时,这群“供水蓝” 已经连续奋战了24个小时。

(谢树立)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