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0 年开始,亳州市总工会连续 3 年实施全市工会干部本领锤炼工程。截至目前,共组织工会干部线上线下集体学习320 多次,专题研讨 14 次;组织走访调研 194 次,走访企业 1249家;组织工会干部培训(网上培训)134场次,受训5.2万人次;组织工会干部岗位练兵(网上练兵)235场次,参与6.3万人次。工会干部本领锤炼工程,提升了工会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增强了工会干部业务工作能力,推动了全市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年,市总工会在全省市级工会工作综合排序中位列第三。
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强调,巩固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亳州市总工会将深入贯彻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持续深化工会干部本领锤炼工程,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聚焦聚力、久久为功,突出实战、强化实践,以大学习、大调研、大培训、大练兵为抓手,着力打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工会干部队伍。
一、加强组织领导,持续顶格推进
集中精力抓。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作为实施工会干部本领锤炼工程的首要任务,完善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工作举措和工作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认真查摆工会干部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带着问题抓学习,带着问题抓调研,带着问题抓培训,带着问题抓练兵,高质量推进工程实施。
上下联动抓。市总工会党组健全机制强保障,制定任务清单和工作行事历;创新理念提效能,党建引领,“龙头”带动,一体推进;考核监督增活力,压实工作责任,实行闭环管理,推进工程实施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形成“一盘棋”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县(区)总工会把工会干部本领锤炼与“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年”“工会规范化建设推进年”“县级工会加强年”工作紧密结合,细化工作内容,落实工作措施,创新推进形式,确保取得成效。各基层工会干部要积极担当,勇于作为,自觉锤炼能力素质。
分层分类抓。对于市、县(区)总工会机关重点提升工会干部的政治领悟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对于国有企业,重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工会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树标杆、展形象,形成榜样力量。对于民营企业,坚持工会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工作思路,以党建带工建,以党建促发展。对于新就业形态和新社会组织,重点提升工会干部的维稳能力、协调能力和服务能力。
二、落实要素保障,聚力融合推进
配强工作力量。加大新建基层工会资金投入和硬件保障力度,完善基层工会组织架构,防止“空壳”工会、“僵尸”工会出现,助力新建基层工会尽快发挥作用。加快工会服务职工数字化转型,实现信息数字化、流程数字化、业务数字化,借助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推动工会网上办事、网上招聘、网上“亳工学堂”、网上练兵比武、网上普惠服务等常态化。建立工会文化体育活动阵地联盟,在经济开发区和企业较集中、职工较密集的地方,以文化体育活动阵地共建共享为原则,发挥资源作用,提高利用效率。建设户外劳动者工会服务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空调、饮水机、微波炉、休息桌椅、便民药箱、手机充电器等设施,帮助户外劳动者解决喝水难、歇脚难、避雨难、纳凉难问题。
开展全员培训。要认真贯彻《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和全国总工会机关干部教育整顿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市、县(区)总工会、大系统工会和开发区总工会层层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业务知识培训课、工作推进实践课“三堂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新时代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工会业务知识与实际运用作为重要培训内容,对各级工会干部进行全员培训、系统培训。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上挂锻炼与下派实践相衔接,输送工会干部到省总工会挂职锻炼,下派工会干部到基层一线帮助工作,邀请工会专家前来授课,组织工会干部外出学习。要加强对工会社会化工作者教育培训和管理,大胆启用,切实发挥工会社会化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工会社会化工作者成长为市、县(区)总工会政治素质过硬、富有创新精神、密切联系职工、勇于探索实践的中坚力量。
组织评估督查。坚持工会工作“四化一评价”,推进工作任务项目化、项目推进责任化、项目进度序时化、工作措施具体化。建立工会工作日常督导和年度评价机制,深化会员评“家”,邀请工会会员对所在基层进行评价,实行开门办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对工会工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大兴调查研究,增强督查调研的针对性、前瞻性、策略性、实效性、察实情、摸实底,了解职工情况,倾听职工呼声,反映职工诉求,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和问题。
三、打造锤炼平台,深入实际推进
我的业务我来讲,“亳工学堂”显身手。依托市总工会智慧云平台开设“亳工学堂”,以部室为讲解团队,采取口头授课、案例讲解、PPT形式讲授工会业务知识、工作经验体会、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工会干部在讲课中提升,在听课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要延伸“亳工学堂”,邀请工会领导和理论专家授课,优选基层工会干部授课,推动工会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工作交流互动、工作技能提升。
蹲点进基层,服务到职工。细化蹲点方案,明确蹲点要求,建立工会领导干部服务基层、服务职工“双联系”制度,市、县(区)总工会领导干部带头,机关全体人员参与,进驻环境艰苦、基础薄弱、矛盾易发的基层一线开展工作。要蹲点蹲出真感情,厚植服务职工的“孺子牛”情怀,与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广泛交流,了解真实情况,解决真正问题,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实现调查研究质的飞跃。要蹲点蹲出新担当,激发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既把蹲点当成锤炼本领的演兵场,又把蹲点看作展示能力的大舞台,工会干部在蹲点中迎着困难上,扑下身子干,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锤炼和提高。要蹲点蹲出的好作风,永葆吃苦耐劳的“老黄牛”本色,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从职工群众最关心关注的小事抓起,从职工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难点入手,攻坚克难、埋头苦干,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
当一周工人,与职工互动。市、县(区)总工会机关干部要带着感情、带着真诚走进企业、走近职工,体悟当工人的辛苦,实现角色回归、初心回归,在思想改进、作风改进、工作改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亳工学堂”搬到网上,把“思政微课堂”带进车间,利用车间工人每天早上的班前会开设形式新、接地气、有温度的“班前十分钟 思想微课堂”,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方针政策,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小故事”讲活家国情怀的“大道理”,使班前会成为职工思想教育的生动课堂、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紧密纽带。随着环卫工人、外卖员、快递员、网约出租车司机、交警辅警等户外劳动者的日益增多,市、县(区)总工会已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843个。市、县(区)总工会干部要深入驿站“当一天站长”,调研驿站工作情况,了解户外劳动者的实际需要、所想所盼,以服务员身份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服务,让户外劳动者走进驿站,感受“家”的温暖。
(作者系亳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