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2-2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图片新闻

    摘要:淮北市近日,淮北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第七次协调小组会议暨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通报了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情况和下一步重点任务。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相山区、淮北矿业集团、安徽国轩象铝科技

  • 浙江省诸暨市总工会深化产改激发活力

    摘要:不久前,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缝纫女工职业技能大赛上,来自诸暨浙江朗高服饰有限公司的宣金金荣获了一等奖,被授予“绍兴市技术能手”“绍兴市金蓝领”等荣誉称号。尽管只有中职学历,宣金金却在企业担任技术总监

  • 阜阳:产业工人站“C位”奋楫争先立潮头

    摘要:走进中共一大会址、参观四行仓库、游览黄浦江夜景……今年9月,50名产业工人在阜阳市总工会的精心组织下,赴上海参加疗休养交流活动。活动期间,大家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寻红色印记,感悟红色力量,厚植爱党

放大 缩小 默认

阜阳:产业工人站“C位”奋楫争先立潮头

   期次:第8234期   

走进中共一大会址、参观四行仓库、游览黄浦江夜景……今年 9 月,50 名产业工人在阜阳市总工会的精心组织下,赴上海参加疗休养交流活动。活动期间,大家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寻红色印记,感悟红色力量,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这次疗休养交流活动不仅为我们搭建了联系沟通的平台,也增强了我们的凝聚力、向心力,帮助我们筑牢理想信念,强化初心使命。”参加活动的产业工人纷纷表示,感谢工会“娘家人”对产业工人的关心关爱,回到岗位后,他们将以更饱满的状态、更充沛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阜阳市的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仅是阜阳市尊重、善待、礼遇产业工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阜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任务,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有力、有序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市产业工人的政治荣誉感、工作获得感、生活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支撑保障助落实

目前,阜阳市产业工人总量超100万人,职业教育在校生10万余人、在籍生11万余人,全市技能人才近4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 11 万人。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不仅折射出阜阳市对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视,还是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的有力体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谋划部署,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根据中央、省委改革文件精神,于2018年成立阜阳市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市协调小组”),同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阜阳实际,同年出台《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涵盖了产业工人的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内容,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与技工大市建设等统筹谋划、整体推进。

阜阳市还及时召开市协调小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和专题培训班精神及全省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会议精神,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地、各部门对照职责,细化落实措施,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在阜阳落地生根。

此外,市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围绕《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10 余项。其中,市协调小组办公室结合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制定下发《关于建立健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培训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全市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工作机制方案》等相关文件;市人社局牵头拟制并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支持技工强市建设若干措施》,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人的各类培养激励政策;市教育局牵头制定《阜阳市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对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系统谋划,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思想引领立标杆

今年 11 月 15 日,“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斗新征程”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安徽省暨阜阳市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宣讲活动在阜南经开区比亚迪阜阳弗迪科技有限公司举行。

活动现场,职工代表向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10位劳模工匠代表献花致敬。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阜阳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市公交集团驾驶员陈燕分享了自己参会的所见所闻所感并结合岗位经历,讲述了用奋斗创造精彩人生的劳动故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阜南县动物疫控中心主任翟银建分享了自己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工作业绩的奋斗历程。省劳动模范、阜南县技工学校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刘世亮通过与主持人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做好传、帮、带,和青年职工共成长的故事。劳模工匠们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事例,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产业工人。

“近年来,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产业工人,每有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均安排社科专家、领导干部、‘微宣讲’员赴企业、园区开展宣讲,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劳模工匠的成长故事和奋斗历程也为更多产业工人所熟知,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深深感染着产业工人,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近年来,阜阳市常态化开展高技能人才评选,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徒名师、企业首席技师在带徒传技方面的作用,引导更多产业工人热爱钻研技能、追求提高技能,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阜阳市共创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3家,长三角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2 家,省级劳模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31家,市级劳模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164家,推荐获评全国技术能手3人,市级评选认定73人为带徒名师,60 人为企业首席技师,55 人为阜阳市技能大奖获得者。选树“阜阳工匠”70名,“颍淮杰出工匠”55名。

“在开展评选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电视台、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产业工人队伍中高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同时组织劳模工匠到阜阳技师学院等地开展宣讲,激励引导产业工人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拓宽通道优待遇

2020年,在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中,阜阳市单列282个指标用于发展培养产业工人党员;2021年,阜阳市又为产业工人队伍新增630个产业工人党员指标,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形成“推优入党”的工作热潮;2022年,10名产业工人党员当选中国共产党阜阳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近年来,阜阳市不断加大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力度,完善产业工人政治安排的制度机制,注重发展优秀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等入党,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此外,阜阳市着力畅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畅通工程技术领域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推动企业、技工院校、第三方评价组织做好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积极培育选树产业工人先进典型。“近年来,我们评选命名市级以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87名,评选名额进一步向产业工人倾斜。”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0年,阜阳市的3名优秀产业工人代表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既要扮靓“面子”,更要夯实“里子”。随着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出台及落实,阜阳市产业工人的薪酬待遇也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天能股份安徽界首公司坚持薪酬与行业地位和效益水平相匹配的市场对标原则,结合市场及行业薪酬水平变化情况,用好集体协商机制,健全完善市场对标调整、业绩目标调整和产业发展调整相结合的年度收入调整机制,确保产业工人收入在企业所在地处于领先水平,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同时持续优化公司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生产稳定运行等方面的专项奖励政策,确保产业工人收入增长与企业经营发展同步;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薪酬体系中设计横向晋升通道的薪酬晋升机制,各职系员工可凭借绩效考核结果、学历及年底评优、辅助积分等获得积分,达到一定分值后,可以在本职档通道内向上晋升一级……一系列夯实“里子”的举措,让颍淮大地上的产业工人学习技术有盼头、钻研技术有奔头、精通技术有甜头。

提素增能强本领

火花四射,焊花飞舞。今年8月,来自界首市各企业的 39 名焊工选手在阜阳科技工程学校参加第五届焊工职业技能竞赛。竞赛现场,选手们左手拿防护罩,右手接电焊枪,把打磨、焊接等多个步骤完成得一丝不苟,体现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技术水平。

近年来,像界首市第五届焊工职业技能竞赛这样的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在颍淮大地上不断涌现。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大力推进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持续开展‘阜创汇’活动,先后承办省级赛事9项,举办市级竞赛271项、系列活动20项,涉及工种215个,参赛人数6万余人,近4500人获奖,选拔推荐参加全国、全省竞赛获奖800余人,广大产业工人的劳动建功热情持续高涨。”

有的产业工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还有的产业工人在职业培训中完善自我、增长才干。

坐落于太和县的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抗病毒、抗艾滋病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中外合资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不仅完善《贝克公司员工培训开发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健全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机制,还建立公司和车间二级培训体系,通过科学制定层级培训计划,采取在岗、在线参与技能竞赛等方式,强化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等岗位适应性培训,力求造就一支专业水平过硬,掌握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创新型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

事实上,在阜阳,除了像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不断加强职业培训外,各相关部门及全社会也全力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目前,阜阳市通过社区教育四级网络,开放共享学习资源,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全市社区教育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响应“高职百万扩招”政策,支持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职院校,实施农民工等群体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对于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对于符合免试条件的技能拔尖人才,由招生院校予以免试录取。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可自主选择依法合规设立的职业培训机构,按照“先垫后补”原则交费参加培训,培训合格后按规定申领培训补贴。

(本报记者 夏梦)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