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2-2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立功喜报”送到婚礼现场

    摘要:本报讯日前,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武装部与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为正在举行婚礼的解放军某部一级上士陈大彪送来一份特殊的新婚“贺礼”——三等功立功喜报。陈大彪是谯城区华佗镇黄庄村人,2009年12月光荣入

  • 图片新闻

    摘要:遗失声明ANHUIFULAIERE-COMMERCECO.,LTD公司遗失海运正本提单3份,提单号:SSSB-RHA-2309021,船名:EVERFOCUS,航次:1128-016E,装箱号:TCN

  • 黄山市屯溪区“双招双引”激发发展动能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黄山市屯溪区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完善体制机制,推出更多惠企政策,“双招双引”质效稳步提升,吸引了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在屯溪落地生根、做大做

  • 怀宁县洪铺镇:让留守老人安全温暖过冬

    摘要:近日,安庆市怀宁县洪铺镇青年志愿者来到三岭村新一组“五保”老人刘和雪家中,为老人检查家中的电器以及线路,并叮嘱其注意冬季用电安全。连日来,当地组织青年志愿者进村入户为留守老人提供安全用电检查服务,消除

  • 合肥市瑶海区擦亮地名文化“名片”

    摘要:近年来,合肥市瑶海区在推动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强化业务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注重挖掘瑶海老工业区、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瑶海特色文化“名片”,不断提高地名管理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瑶海区委、区政府高

  • 社区“小哥餐厅”暖胃更暖心

    摘要:毛豆烧鸡、萝卜烧肉、素炒小油菜,12月20日中午,在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蜀麓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小哥餐厅”内,快递小哥戴立正在用餐。“这里环境好,菜品丰富,而且只要10元钱就能吃饱,停车也很方便,

  • 臧永元:40余载坚持为21位烈士“正名”奔走

    摘要:因为一句承诺,他走遍了宣城市郎溪县姚村夏桥的每一个角落,辗转40余载只为给21名烈士“正名”。漫漫追寻路,一次次的申报,他用执着与坚守践行自己的诺言。他就是郎溪县人民法院退休干部臧永元。泛黄的信纸,褪

放大 缩小 默认

臧永元:40余载坚持为21位烈士“正名”奔走

   期次:第8235期   

因为一句承诺,他走遍了宣城市郎溪县姚村夏桥的每一个角落,辗转 40 余载只为给 21 名烈士“正名”。漫漫追寻路,一次次的申报,他用执着与坚守践行自己的诺言。他就是郎溪县人民法院退休干部臧永元。

泛黄的信纸,褪色的墨迹,在臧永元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 100 多本笔记本。“这些笔记本是我的宝贝,也是我的财富。它们见证了我为烈士的‘正名’之路。”臧永元介绍道,这些材料中,有姚村赤卫队员详细情况介绍、知情人士的回忆录等。看着这些申报材料,臧永元回忆起了自己为烈士“正名”的漫漫追寻路。

背负嘱托 踏上“正名”之路

1930 年的夏天,郎溪姚村红旗猎猎,呐喊声声。农民赤卫队高举镰刀斧头,掀起一场暴动,创建了郎溪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姚村苏维埃政府,这是姚村最鲜明的红色记忆。

“姚村有不少先辈在暴动中牺牲,我母亲是牺牲队员熊恩才的遗孀,我同母异父的三哥熊传富是他的遗腹子。”1979 年,臧永元从部队转业回郎溪工作后,母亲多次嘱咐其帮熊恩才申报烈士身份,臧永元这才发现,被当地群众视为楷模的革命先辈们,却一直没被认定为烈士。

“烈士不应该被忘记,历史应当铭记。”怀着对母亲许下的承诺,对革命先辈的敬意,臧永元做出了一个决定:不管过去多少年,都要为牺牲的姚村赤卫队员“正名”!自此,臧永元踏上了为烈士“正名”的追寻之路,而这条路,一走就是 40 余载。

几经周折 8 位烈士终得“正名”

为烈士“正名”,首先要确定所有牺牲的姚村赤卫队员的姓名。臧永元发现,可供利用的资料十分之少,他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四处走访调查。根据母亲的回忆,他走遍了姚村夏桥的每一个角落,先后找到了 60 多名知情人,最终确认了家乡有 21 人参加赤卫队,在姚村暴动中牺牲。

1981 年,臧永元将调查收集到的 21 人的材料上报到郎溪县民政局和省民政厅。然而因为缺少认定资料,第一次申报并没有成功。2001 年退休之后,臧永元更是将全部精力放在追寻之路上。2011 年,臧永元完善相关材料后又进行了第二次申报,但由于年代太久远,依旧没能等到好消息。几次申报不成,再加上他2014 年患上了糖尿病和心脏病,先后做过 3 次搭桥手术,家人担心他的身体,纷纷劝导他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当年赤卫队员为了农民打天下,不怕流血牺牲,我为他们做这点事,无怨无悔,我必须坚持下去。”这是臧永元的心声,也是他的动力。他一遍遍到档案馆、纪念馆查阅史料,联系当地新四军后人,深挖历史细节。

2013 年,臧永元第三次先申报了当地党史资料记载较完整的 8 位赤卫队员。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 年 5月 20 日,省民政厅发出《关于同意追认陈建富等八名同志为烈士的批复》。在藏永元坚持不懈的努力下,8 位革命烈士终得“正名”。

40 年追寻 坚持“一个不能少”

完成母亲嘱托后的臧永元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他回忆道,得知这个好消息后,已是古稀老人的熊传富激动得泪流满面。看到这一幕后,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不能因为自家的事情解决了就放手不管,13位英雄的遗属们还在苦苦等待着好结果。”

“21 位烈士一个都不能少!”这是臧永元给自己、给烈士们的承诺。

之后的岁月里,臧永元继续为其他 13 位烈士奔走。2016 年至 2019 年,臧永元多次赴省民政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咨询、完善相关认定。2021 年 5 月 21 日,郎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最新收集的资料,上交到了上级部门。令人激动的是,当年 11 月 19 日,郎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终于收到了追认 13 位烈士的批复。

“我从 1979 年开始为参加姚村暴动烈士‘正名’的事情奔走,到 2021 年 11 月,21 名烈士追认全部批复完毕。”回顾申报之路,臧永元眼中泛起了泪花。

青山有幸埋忠骨,岁月从不负忠烈。跨越 40 余载,臧永元追寻的不仅仅是称号、荣誉,更是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和缅怀。如今,83 岁高龄的臧永元依然精神矍铄,他经常到姚村苏维埃政府旧址,为参观者讲解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同时,他还多次为郎溪县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讲授党课,弘扬革命精神。“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臧永元说。

 (胡文慧)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